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禪門》

外在環境無所謂「安定」或「不安定」,
我們內心世界的感受 ,
才會對我們的情緒有決定的影嚮 ,
能大能小,自由自在。



不能因為要包容人而變成濫好人、
變成鄉愿或沒有原則的人,
對任何事都唯唯諾諾,什麼都好。
事情是要以智慧來處理的。
智慧就是包含常情與常理。
常情、常理該怎麼做,
就依照常情、常理去做。



《禪門》
摘自:法鼓文化《禪門》

禪觀的佛教

禪觀的佛教


禪,日語發音為zen,中文發音是chan,印度俗語為jhana,雅語為dhyana。
從修行禪的行為來說,可譯其義為靜慮
從禪的實體來說,可譯其義為
從修行禪的結果來說,可譯其義為功德叢林


乃中國通用的名詞,是梵語禪那的簡稱,在印度多叫做瑜珈(yoga),
禪那的語根是由思維靜慮而來,是用來統一身心的修行方法
在印度思想史上的使用法頗不一致,
佛教的密宗,即將修行的方法,稱為瑜伽;
佛教的唯識學派,也以瑜伽為名,它的意思是「相應」,
即是用數息觀等方法,把散亂的心念收攝,集中一境,專念一物,使心與正理等相應;
從佛教立場看它,它就是舍摩他(止)毗婆舍那(觀)。
佛教以外產生於印度的宗教中,即有一派被稱為瑜伽派,
然其內容及觀法的對象,顯然不同於佛教。
總之,瑜伽是人們透過靜坐修禪觀的方法,
得到三昧,顯露與自性相應,或外道之神與我相應冥合的宗教經驗及其過程,即為禪定。

佛陀出現人間的目的,是在幫助人闡發本自具足的自性或佛性。
佛陀在《雜阿含經》中對於禪觀方法的修行指導均有廣泛的說明,
這便是構成原始佛教經典的主因。


自佛教初傳中國,以迄佛教成為純中國化的事物,佛教徒們所從事的工作,
不外乎對於三藏十二部聖典的修行方法的傳譯、學習和發揮。
這些修行方法,可以歸納為「禪數」、「禪觀」、「止觀」、「念佛」等方法,
這只是針對眾生不同種類的根機,其作用都是相同的。

佛教的修行方法,是戒、定、慧三無漏學,
其重心是著重在禪定的修持法門,
受持五戒(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為修習禪定的基礎;
修行禪定的結果,便能闡發本自的智慧。
唯有智慧才能了斷煩惱,所以禪定是休止煩惱的途徑,而戒律能預防煩惱的發生。
關於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是:戒是修行的基礎,慧是修行的結果,而禪定才是修行的重心
所以天台宗的集大成者智顗大師,將修習止觀,稱為「正修行」,
在正修之前的預備工作有二十五項,稱為二十五方便。

可見,從佛教的化世功用來看,除了禪觀,就沒有佛教。


本文出處:禪修菁華集(全套七本)  〈套書系列〉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菩薩戒---戒.為.無.上.菩.提.本

菩薩戒


菩薩戒是大乘菩薩所受持的戒律,
又稱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屬於七眾戒以外的別解脫戒。
其特色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一切戒。
因此,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

一、菩薩戒的內容

菩薩戒的內容為三聚淨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
也就是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三大門的一切佛法
屬於菩薩重要的禁戒,應該謹慎持守。
 攝律儀戒:又稱自性戒、一切菩薩戒。
         是捨斷一切諸惡,含攝大小乘律儀 的止惡門。
         是七眾弟子所受的戒,
         隨其在家、出家的差異,而分別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    等戒條。
         又此戒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淨,由於惡覆,故不得顯;
         今離斷諸惡,則功成德現。
         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律儀戒能斷捨諸惡身之因

攝善法戒:又稱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薩道戒。
         為修習一切善法、圓滿菩提所修的律儀戒,
         是修善門,以修身、囗、意的善業迥向無上菩提,
         如常勤精進、供養三寶、心不放逸、行六波羅蜜等。
         一旦犯過,則要如法懺除,重新立願,發菩提心,長養一切諸善法。
         此即報身之因,以其止惡修善,故成報佛之緣。
         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善法戒是勤修善法,為身之因

饒益有情戒:又稱攝眾生戒。是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屬於生門
       《菩薩地持經》卷四列舉出十一種饒益眾生的方法,即:
         眾生所作諸饒益事,悉與為伴。
         對已病、未病及看護病者等眾生,悉與為伴。
         為諸眾生說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知恩報恩。
         見眾生有種種恐怖,悉能救護。若有喪失親屬財物諸難,能為開解,令遠離憂惱。
         見有眾生貧窮困乏,悉能給予所須之物。
         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眾。
         對眾生先語安慰,隨時往返,施給飲食,說世間善語等。
         使眾生安者,皆悉隨順;不安者,皆悉遠離。 對有實德者,讚歎歡喜。
         對有犯過行惡者,慈心呵責,折伏罰黜,使其悔改。
         以神通力示現惡道,令眾生畏厭眾惡,奉修佛法,歡喜信樂,生希有心。

二、菩薩戒的特色

菩薩戒是含攝大乘菩薩道的戒法,
菩薩道的精神就是發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
所以菩薩戒除了有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外,
更有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
以及度化眾生的饒益有情戒
這顯示了菩薩行者不僅要消極地不作惡,
                                更要積極地修一切善
乃至遍學一切法門,以度無邊眾生。
因為菩薩發心是為廣度眾生,如果不發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稱為菩薩。
因此《菩薩善戒經》說:「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惡心。」
據《梵網經》內容記載,菩薩戒雖有十重戒:
殺、盜、淫、妄語、酤酒、說四眾過、
自讚毀他、慳惜加毀、瞋心不受悔,謗三寶,以及四十八輕戒等戒相,
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為戒體
如果忘失菩提心,也就違反菩薩戒的根本精神。
所以,發菩提心是菩薩戒有別於聲聞戒的最大特色,也是我們受戒時應有的認識。

此外,菩薩戒只有受法而無捨法。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
「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
《梵網經》說:菩薩戒是佛陀成道時,一時頓制,非待緣而制:
是就理善而制,所以又稱為佛性常住戒。
也就是說,菩薩戒是眾生本自具足的。既是本具,而今求受,只是將本具的戒德加以長養薰發,故說增上,而非新得,這是菩薩戒的另一特色。


三、受持菩薩戒的功德

菩薩戒涵蓋七眾戒,超勝一切戒功德,而且是過去七佛戒法,這是菩薩戒的殊勝與尊貴處。如《梵網經》說: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都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
未來星宿劫中的千佛,仍然要受持菩薩戒才能成佛。
所以,菩薩戒是諸佛本源,是菩薩的根本,也是一切佛弟子成就佛道的根本

此外,《梵網經》記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

感得十方諸佛愍念、守護。
臨命終時正見,心生歡喜。
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
功德多聚,戒度成就。
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四、菩薩戒的求受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求受菩薩戒者,只要能解法師語,六道眾生都能得戒。
又說,受戒有三品:
上品從佛受:諸佛菩薩現在面前,
                        親自授與菩薩戒者,得真實上品戒。
中品從佛弟子受:佛滅後,
                       於千里內禮請先受菩薩戒者為戒師,
                                                                              教授我菩薩戒者,得中品戒。
下品自誓受:佛滅度後,千里內亦無法師,即在佛像前自誓受。
自誓受者,應於佛前胡跪合掌,作如是言:「我某甲,自十方佛及大地菩薩,我學一切菩薩戒法。」如是三說,得下品戒。


此外,菩薩戒與五戒同樣可以全部受持,或隨分受持。
但是,不管全部受或隨分受,重要的是,要發「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菩提心
如此才不失受大乘菩薩戒的真義。

五、結語

戒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
戒如良師,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
戒如軌道,規範我們的身心行止;
戒如城牆,幫助我們抵禦五欲六塵盜賊的侵襲;
戒如水囊,滌去我們的塵垢熱惱;
戒如明燈,照亮我們的前途光明;
戒如寶劍,斷除我們的貪心慾念;
戒如瓔珞,莊嚴我們的道德人格;
戒如船筏,度脫我們到達涅槃的彼岸。
所以,佛陀在《遺教經》中明示:
大眾應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戒﹞,持戒者,如闇遇明,貧人得寶。
戒的功德利益,不能說盡。
但是畫餅不能充飢,一切還是要自己親身實踐,才能體悟。
所以,學佛的人應該要受戒,更重要的是必須嚴持淨戒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楞嚴經-以手指月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
此法亦緣非得法性。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
彼人因指當應看月。
若復觀指以為月體。
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

重點在月,不再手指
做事聽話要抓重點
而不是只在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