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觀自在菩薩

菩薩

菩薩是發了菩提心,以慈悲廣度眾生的人。
菩薩不自私、不為自己考慮;廣度眾生是為了成就佛道,並且感謝眾生而不求回報;
鼓勵眾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參與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薩。

一個禪的修行者必須先發菩提心,修行是為了使眾生得到利益。
這最初、最早所發的菩提心,叫作初發心,發了此心,就希望永不退轉,
一旦有了退心,也要再回到初發心。
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發菩提心,修行不會得力,容易著魔,對其身心都有損害。
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
我們強調要放下自己的自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才會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

菩薩要斷煩惱,增長智慧,不能僅靠打坐,要努力廣度眾生,智慧的增長才踏實
僅靠打坐,僅以禪定的力量產生的智慧,
在遇到複雜的人際關係時,便產生不了應對的力量。
唯有以實際的磨鍊,
面對各種善惡不同、形形色色的眾生,
所得到的智慧才踏實而因應有方,這才是菩薩的智慧。
所以菩薩於六波羅蜜中特別重視精進和智慧,
精進才能斷自己的煩惱,產生了智慧,才能廣度眾生。

精進波羅蜜是以自利利他廣度眾生為第一
精進度眾生的方法有四︰
1.已造的惡業趕快斷,
2.未造的惡業永不造;3.
未生的善業趕快生,
4.已生的善業要增長。

前兩點是使眾生離苦,因為造惡業會得苦果,
後兩點是使眾生得福報及安樂。
這四個方法加起來就是「慈悲」;
悲心使眾生離苦,慈心使眾生快樂。
悲能拔苦,慈能與樂,就是慈悲,沒有慈悲心不能稱之為菩薩。



自在
自在是不受影響,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

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廣度眾生,就是自在。
一個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

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眾生,這是不太正確的;
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
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廣度眾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脫。

菩薩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乾淨俐落,不要拖泥帶水。
受施時就坦然接受,以廣度眾生為回報。
布施時就慨然布施,不求回報。
不考慮自己的利益、損失,只是勇往直前的去做對眾生有益的事,
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

觀自在

觀世音菩薩的梵文Avalokitesvara,翻譯成中文叫觀世音或觀音。
觀自在就是把觀音的法門修行成功了的功能。
觀音菩薩先是以耳根聽外來的聲音;
再向內聽,聽無聲之聲,達到六根互用、六根清淨,
對其境界不產生執著,所以叫作觀自在。

任何修行的方法都叫觀,有對外觀及對內觀,也可直接觀空、觀無。
此處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觀空、觀無、觀不動性。
觀是要通過六根用心來觀
譬如,觀呼吸是我們的身體在呼吸,但是要用我們的心來觀;
作不淨觀,觀的對象是皮囊身體,但還是要用心來觀。
所以雖然是以六根加六塵作為觀的對象,但實際上一定是用六識的心在觀。
也有用心觀心,像貓捉老鼠的修行方法,看看自己的妄念而不用六根六塵。
沒有身體的人是無法修行的
在三界之內的眾生,只有人可以修行,雖有部分神道、天道、鬼道、畜生道的眾生能聽法,也能接受佛法,但因為六根不具足,力量用不上,所以不能修行,故說「人身難得」,應要好好珍惜。

修觀一定要用六識、六根、六塵。就是參禪、參公案、參話頭,也要用到六根。
大菩薩沒有一定的身體,卻由於處處都是他的身體,也無一物是他的身體,所以能夠觀自在。

觀自在的意思有二︰
一是對自己已度一切苦厄,已經修行成功了;
二是無處在無處不在,無處不能顧到眾生。
《心經》中所講的觀自在是第一種意思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心的經典:心經新釋」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無量壽經-真實功德第31

自身威光,超於日月
齊心潔白,有如雪山
忍辱如地,一切平等
清淨如水,洗諸塵垢
熾盛如火,燒煩惱薪
不著如風,無諸障礙



威光 : 威德之光,即智慧之光,威光超於日月之意,日月有盈虧,慧光無缺,
           日月有出沒,慧光常照,日月照外境,慧光照內心,日月照一世界,慧光周片而無極。

雪山 : 以戒德喻雪山,戒德清淨,如大雪山常潔白,能照眾生,令清涼故。
           又雪山顯其定淨,諸德皆淨,名"等一淨"
           者: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者:一如,常住不變。
           者:清淨,本淨。

忍辱 : 大地承物,不辭輕重,不擇淨穢,不計貴賤,不辨善惡,無諸分別,平等平等,
           喻菩薩忍辱之德,遠離彼我、恩怨、違順之分別相。

清淨 : 菩薩清靜,自他成就。清淨者正信不疑,離諸垢染也。
           自身清淨,更能令一切眾生清淨,故能洗諸眾生之塵垢也。

熾盛 : 菩薩智慧猛利,熾盛如火。斷除煩惱 ,如火燒薪,
            薪者:柴也,喻煩惱;火者:智慧也,能破煩惱之惡。

不著如風 : 風以動為性,周遍流行,亦無執著,故無罣礙。
                   表菩薩以智慧力、神通力,雖遊行一切世界而不為世界煩惱所動,
                   無論善惡、違順、苦樂、邪正,都無所執著,無所罣礙,
                   故能於一切處弘法利生,念報佛恩。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大願心

大願心,
包括了清楚界定修行目標以及矢志實現這些目標的精神。
佛法是一條自我轉化的道路,沒有確定的目標,就不會有方向感。
即使對修行深具信心,而且願意克盡全力修行,但沒有正確的目標,就有可能只是在轉圈圈,甚至向後退。
這也是必須發大願的的第一個重要理由
清楚認定想尋求的是什麼,並把目光緊緊釘在它上面
發大願的第二個理由:
幫助自己克服自私。這有益於克服對小我的執著,因為這種執著,會讓我們無法產生任何正面的轉化。
長遠來說,我們發大願也不是為了自己而發,而是為了眾生的福祉而發,為了讓世界愈來愈圓滿而發。

釋迦牟尼會成為佛,是因為他看見所有生命都為生、老、病、死之苦所困,
也看到在動物界弱肉強食的現象。
他體認到,所有生死的特徵都是「苦」。
在他看來,如何幫助其他生命從「苦」中解脫,是絕對關鍵的問題。
正是這個信念讓他最終成為佛的。
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太子的身分,把生命奉獻於尋找解決這個普遍問題的答案。
正因為如此,他才會發願離開家人,過出家人的生活。
經過多年修行後,他終於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如果釋迦牟尼修道的動機是為了自己的話,那他在得解脫以後,就不會再費事去轉法輪了。
但他卻繼續留在世間,把「 道」傳播給其他人,而他的教誨一直流傳到今天。

從表層來看,追求開悟似乎是自我中心的 ﹕「我想要開悟;我想要解脫。」
然而正確的理解是,開悟和解脫都無涉這個狹隘而自私的「我」。
 即使是「大我」,也是以利他主義和關懷世界福祉為特徵的。
這樣開悟的境界才能更進一步,
因為只有在完全放下自我,體認到「無我」、「無心」的真理時,一個人才有可能達到開悟。
如果我們不願意拋棄小我,開悟乃是不可得的。
大願可以把一個人從小我帶到大我,再帶到無我的門外。
正因為如此,所有發心求證佛果的菩薩,都會在一開始就發下大願。
這種發大願的行為,被稱為「發菩提心」。「菩提」指的是無上正等正覺,而「發菩提心」指的就是發心體證無上正等正覺。

菩薩所發的大願,一般被歸納為佛門中人每天所持誦的「四弘誓願」: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

第一個願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心只想著要幫助別人,你自己的煩惱自然會減少;
如果一心只想要造福他人,自然會努力去學習可以造福他人的所有法門;
而如果堅持利益眾生,直到自我的煩惱除盡為止,眾生也將隨著一起消失不見。
之後,就一定會達到佛果,因為此時再也沒有煩惱與自我,也沒有需要你去救渡的眾生。
所有的佛與菩薩,以及任何誓願要行大乘道路的人,每天都會發此四大弘願。
當然,這些目標都不是能快速達成的,但我們卻可以透過發下這些願,讓自己獲得大力量,
願的力量可以引領我們向前,因為它們總是在我們前面的。

除了四弘誓願以外,發一些「別願」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人們不願發願,是因為怕自己做不到。
當然,一個人是不應該輕易發願的,不過因為擔心自己做不到而完全不發願,也是錯誤的態度。
正因為我們的軟弱和容易跌倒,所以更應該常常發願。
透過發願,可以喚起對抗軟弱的力量,繼續前進;沒有願的話,哪裡都去不了。

我常常勸學生,走向打坐的蒲團時,應該發願克盡所能將打坐做到最好。
當打坐的情況很好時,你沒有必要拿出這個願來提醒自己,
但如果精力消退、情緒波動或身體出現疼痛時,誓願將是集中心念的有效工具。
很多人發願:願在鈴聲響起前一動也不動;
有一些人更是發願:要連續打坐兩或三節的時間,絕不動也不站起來,
但隨著腳開始酸麻脹痛,心念就無法專注,最後只好放棄。
這是否表示從此在打坐前都不該發願了呢?
不對,一個人應該告訴自己:「這一次我失敗了,但下一次還會再發同一個願,並表現得更好。」
如果每次打坐都發這樣的願,那每打坐一次,疼痛的情況就會改善一點,信心與力量將會有所增長。

●本單元文章同步刊於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首頁 > 聖嚴法師
本文摘自「牛的印跡」

【聖嚴法師說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問:有和尚問崇慧禪師:「達摩未到中國之前,中國有沒有佛法?」
禪師答:「沒來之前的事暫且擱著,你自己的事怎麼樣了?」
和尚不解,崇慧禪師又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萬古長空」把時空拉得很長很大,
「一朝風月」則把時空凝聚到眼前當下。
對修行人來說,不要管它萬古長空,只管一朝風月就可以了;
當下是什麼就是什麼,當下說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個說法對不對呢?

師:對的。
這句禪語是把時空的長短和達摩帶來的禪法或釋迦牟尼佛的心法對比起來講的。
其實那位發問的人知道,處處都是佛法,佛法本來就是現成的,跟達摩來不來中國沒有關係。
但他這句話問得太遠了,跟當下沒有關係,可是他自己不清楚。
崇慧禪師答以「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是點明對方不管目前、現在、當下,卻想到那麼長的時間、那麼大的空間,完全不切實際。
一朝風月是萬古長空中的一點一段,但若無這一點一段,就沒有著力處。

若要體會萬古長空,必須從你自己認識起,你自己是什麼?
真正把自己放下了,才能發現萬古長空。
看你現在是萬古長空呢?還是一朝風月?
如果你現在是一朝風月,也就是說,你努力於現在,在心上用功,就不會想到要問這個問題。
如果你現在是萬古長空,也就是工夫做好了,即與萬古長空合而為一,也不必問這個問題。
所以你的問題是多餘的,不應該問的。
就算我告訴你達摩來之前中國有禪法或沒有禪法,跟你也完全沒有關聯。
這句話對普通人也有用處,我們常講「現實、現實」,現在目前才是最實在的,
離開現在目前,不論講什麼都不切實際!

本文初處
http://www.ddm.org.tw/ddm/zen/main.aspx?cateid=953&contentid=14830&page=9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 融會大、小乘修行系統,闡明念佛法門本具的觀照特質
◆ 特別收錄:《阿彌陀經》講記
修念佛法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願心,第三則是精進念佛行。

一、信
修行佛教任何一種法門首先都要強調「信」,因為有信心才有願心。佛教和一般宗教不同,認為相信神就可以了,佛教說的信,是要相信佛、法、僧三寶,而且還要相信自己,不僅相信自己心外的諸佛是已成的佛,還要相信自己是未成的佛。

首先要相信釋迦牟尼佛以及他說的「法」,佛陀說的法相當多,每一種都絕對可靠,只要運用就會產生功能,目前我們在修念佛法門,當然要相信「念佛法門」。

《阿含經》裡有六念、八念、十念各種讓我們繫念的法門,但是以念佛為第一首要。念佛可以念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僅現在佛就有十方諸佛,但是為什麼只念阿彌陀佛呢?釋迦牟尼佛並沒有這麼說,只是因為他讚歎最多的是阿彌陀佛,譬如在翻譯成中文的六百多部大乘經典中,就有二百七十幾部是介紹阿彌陀佛,可見在諸佛法門中,最受釋迦牟尼佛讚歎,也最鼓勵大眾修行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念佛法門也是各大宗派共同的修行法門,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印度佛教有「空」、「有」兩派的大乘學派,「空」是講性空的龍樹菩薩,「有」則是講唯識的世親、無著菩薩,而這兩派大師都有關於阿彌陀佛法門的論著,龍樹菩薩的《十住毘婆沙論》及世親菩薩的《往生淨土論》即是修行淨土法門非常重要的依據。此外,密教也鼓勵大家修淨土法門,在密教法門裡最著名的「破瓦法」就相當於念佛法門。而在中國,念佛法門也受到各宗各派的讚歎,像禪宗,即主張禪淨雙修,律宗、天台宗、華嚴宗也不例外,而且所鼓勵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法門。而明末的時候,蕅益大師還稱「念佛三昧」為「寶王三昧」,所謂「寶王」就是「寶中之王」,意即是法寶之中最好的。所以,我們要相信念佛法門,特別是念阿彌陀佛的法門是一切法門之中最好的。

接著要相信自己最適合修行念佛法門,否則也不會有這樣的福德因緣來參加念佛共修,所以,不管過去用什麼法門,現在就要死心塌地、沒有一點懷疑,相信念佛法門就是你最好的法門。

此外,要相信因果,念佛的工夫是因,得生淨土是果;如果不相信因果,也就不需要念佛,因為念了沒有什麼用處。還要相信事和理;事是一心一意持名念佛,到達身心合一、身心一致,身、心、口三業相應,最後再念到念念是佛號,就可以斷煩惱,而見到理。理是眾生或十方一切諸佛所共有,可以稱作佛性,也可以稱為清淨心、智慧心;持名念佛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達成與諸佛相同的目的,而這就是理。如果不相信有「事」,就沒有方法,也根本沒有念佛這樁事;如果不相信有「理」,即使念佛也不能成佛,也不相信自己跟諸佛相同,要成就更不容易了。

最後是相信師父的指導,師父告訴你如何念佛,就專心一意地相信這樣的念佛方法對你最有用、最能著力,不能夠說試試看,絕對要百分之百的相信,那一定會念得很好。然而信心更深的意義,還是必須回歸自己;相信自己有這樣的需要、這樣的能力,只是現在還沒有得到,還沒有表現出來。

我們也要相信,有一個比我們現在愚癡凡夫所處的環境更好的地方,那就是佛國淨土;相信我們普通人只要照著佛法的知見和修行的方法去做,一定會比現在更好。在人間先修生淨土的因,才能夠得到佛國淨土的果,所以在還沒有生淨土之前,在人間就應該努力。因此,我們法鼓山提倡的人間淨土與西方淨土並沒有衝突,而且根本是一致的。建設人間淨土的過程,事實上就是在為生極樂世界而準備,是生彌陀淨土的一個前方便,也就是修淨土資糧。我們除了先在人間使自己清淨,還要幫助他人清淨,這是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工作。如果不相信我們人間會更好一些,那還要佛法做什麼?也不需要修行了。

在人間,不管是哪一個時代,都有許多人為或自然的狀況使得我們不快樂,使得環境不安定、不安全,而這一些其實用修行的方法都可以改變。因為大家不修行,內心很痛苦、很煩惱,所以才造成社會和世界的不安寧。如果修行,讓心清淨了,我們的環境也跟著清淨,這就是心淨國土淨。且內心清淨,會覺得世界並沒有那麼可怕、那麼討厭,那就是在人間淨土之中,然後再求生西方淨土就非常容易,也非常可靠。

所以,「信」對淨土的念佛法門來說特別重要,信心如果不深切,願心就發不出來;如果不相信諸佛,也不相信自己念佛將來會成佛,這樣還要念什麼佛呢?

二、願
(一) 通願與別願
「願」有兩種 ,一種是「通願」,亦稱「共願」,一種是「別願」。一切諸佛都必須發的願,是通願,即我們每天早晚課誦念的〈四弘誓願〉,也就是發菩提心;別願則是諸佛個別成就的願力,對阿彌陀佛來說,就是四十八願。唯有我們也發了諸佛的通願,才有進入諸佛國土的希望,也唯有能與某佛的別願相應了,才有生到某佛國土的可能。

菩提心就是發成佛的願心,成佛一定要先救濟眾生、利益有情,也就是行菩薩道。阿彌陀佛是因為發了成熟眾生、莊嚴國土的大願,所以成佛。他的功能和目的,就是要接引一切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他成就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救濟眾生、為了接引眾生到極樂世界修行,完成菩薩道,這就是成熟眾生。因此,念佛的人在未往生之前就要發成佛的願心,並且願臨命終時,能以阿彌陀佛慈悲本願的力量到極樂世界去,然後見佛聞法而悟道。但不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什麼都不管了,同時還要學習阿彌陀佛,願未來也能夠莊嚴國土、成熟眾生,倒駕慈航來普度眾生,這就與阿彌陀佛的願力完全相應。

西方彌陀淨土比所有的諸佛淨土都慈悲、方便、容易,因為求生西方淨土沒有任何的條件,唯一的條件就是願意生淨土。只要你願意,希望自己能夠生到西方淨土去就能去,這個願意就是發願。

(二) 依願而行
發了願就要照著去做,就好像當你發願要來參加佛七,首先就要把身心調整一下,準備好簡單的用具、衣服,還要計畫交通方式,看是走路或是坐車子,但重要的是方向不要弄錯了,不要坐了飛機卻去了香港、美國,那就背道而馳了。因此,照著方向走,一定能到達,這就是願,有願一定成功。

但是也有些菩薩本來想要參加,結果臨時發生狀況取消了。其實,如果信心和願心非常堅定,一定能來;如果有信心,但不是那麼堅固,有願心,但不是那麼懇切,抱著假如沒有事能去也很好的態度,那麼只要稍微有一點事,就會變成理由,心想,反正下次還有機會,這很可能就來不了了。如果願心很懇切的人,覺得任何事都不如念佛重要,那還有什麼能阻礙他呢?許多人認為家庭、事業很重要,就沒想到念佛是重要之中最重要的事情。念佛是與三世諸佛相應的事,與我們永遠的未來息息相關,其他的事佛七之後再處理,佛七一旦過去了,就沒有機會。

所以,願心不夠堅定懇切的人,容易中途退卻,因此要時時發願,才能堅定信心,如願而行。願是內心所希望的,只要不斷地發願、不斷地朝心願的方向努力,就能夠成就。

以我來說,我出生的時候,時代環境非常混亂,因為家裡沒有錢,因緣際會之下便出家了。出家之後,發現佛法很好,但是知道的人很少,誤解的人又很多,於是發願要把知道的佛法告訴他人。但我並沒有發狂似地立刻要去弘法,只是想有機會一定要把佛法讀懂,然後讓別人也懂,結果一路走來,就變成法師了。

然而這一路我都是從種種波折阻礙中走過來的,支持我的就是那個最初發的願。只要有機會,我就會用筆來寫、用口來傳,即使機會並不是很多,我還是不斷地發願,沒有因此失去信心。只要有一個人聽到我講的、看到我寫的,就沒有白費。人多,我不嫌多;人少,我也不嫌少,有多少影響力就做多少事。

不斷努力下來,跟我出家的人多了,跟我學佛的人也多了,原來農禪寺只有五十坪大,現在已漸漸擴充,皈依典禮時,還可以容納兩千人,有一次辦園遊會,甚至有幾萬人參加。這麼一個小小的地方竟然發展成這樣大的規模,完全不在我的想像之中。這不是打妄想來的,而是發願,願把佛法給人。現在我們有了法鼓山,山上有幾萬坪的建築,雖然在佛教界還是很小,但是對我個人來講,已經很大很大了,而現在還持續有好多分院慢慢出現,這一些全都是從信心、願心而來的。

所以發願就能成功,願有個人的願和共同的願,個人的願如果與佛的願相應,與許多人的願相應,就比較容易成就;而我發的願與佛的願相應,也與許多菩薩們的願相應,所以比較容易實現。因此,我們現在還在發願,願人間淨土能在我們這個世界出現,願我們往生時能到西方極樂世界,願我們能夠修行菩薩道,最後能成佛。

三、行

行的意思是方法,包括正行和助行;正行就是念阿彌陀佛,助行則是修一切善法。在精進念佛時,主要是持名;平常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念佛,還要修各種慈悲福德的善業,這就是《阿彌陀經》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我們在過去往昔生中已經修行過的叫作善根,現在我們廣結善緣、廣度眾生以及精進持名念佛,這叫作福德。德是自己心中有所得,福就是利益眾生了。修各種善業是為了幫助我們能早日成就眾生,因為這樣我們的福德可以更深一些,福德多蓮花品位也高,在西方極樂國土的蓮花也會大一些,也早一點回到娑婆世界廣度眾生。

諸位一定要相信自己是有善根的人,沒有善根不會來學佛、不會來念佛,已經學佛、已經來念佛了,現在就要修福德。

念佛的起源相當早,據《阿含經》記載,最初釋迦牟尼佛因欲界眾生貪欲心很強,因此教導弟子們修不淨觀。所謂不淨觀,就是觀身體不清淨,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觀,最後觀到自己死亡,開始腐爛、發臭,有許多蟲在裡面蠕動。一段時間之後,有些比丘覺得自己好髒,心中非常恐懼,因為厭離身體而自殺了。佛陀就改教弟子們六念法門,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和念天。

「佛」、「法」、「僧」是三寶,包含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施」是布施,「戒」是持戒,「天」則是指修十善,因修十種善法可以生天。當人在恐懼或臨命終時,不知道誰可以來救濟或是會到哪裡去,就可以念佛、念法、念僧,念自己曾經持戒、修布施、修十善的功德。所以皈依三寶的人應該常修六念法門,經常想到自己是三寶弟子,應該要持戒、修善、布施,以這些功德至少會生天。

天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欲界天是因為修了人天的福報,也就是布施、修善、積德的功德而生。但是欲界天的第四天兜率天,它分為內、外二院,其中內院是給發願親近彌勒菩薩的人去的,將來彌勒菩薩到人間成佛時,他們也會到人間來成為菩薩、阿羅漢,所以很多人願意往生。

色界天、無色界天則是因修禪定而生,分成兩種,一種是凡夫所生,即外道修四禪八定所生的禪定天;另一種是學佛者修行禪定、梵行證得三果(阿那含果)後所生的天,即淨居天,因為共有五個地方,所以稱為五淨居天。生到五淨居天的人可以直接從這裡得解脫,不會再回到凡夫界證阿羅漢果,所以又稱五不還天。

念天並不是為了到欲界天享福,兜率內院及五淨居天都是方便大、小乘聖者,進一步完成最後歷程的轉換歇腳之處。

除六念外,還有八念、十念。八念就是六念再加上念呼吸和念死亡,若再加上念休息和念身體,即為十念。念呼吸是清清楚楚呼吸的出入,也就是數息觀;念死亡即不淨觀,也就是觀死;念休息是休息萬事,讓心不要太忙了;而念身體,其實就是四念住裡的身念住。

諸種法門中以念佛最容易入手,此即「念佛禪」的來源。原先可以念佛的功德、佛的相好,也可以念佛的名號,最後則發展出現在的持名念佛。最初是念釋迦牟尼佛,後來則是十方一切現在諸佛中選一尊來念,慢慢地發展出專念幾種佛,譬如阿彌陀佛、藥師佛、彌勒佛;彌勒佛就是未來佛。念菩薩也可以,譬如觀音菩薩、地藏菩薩,這也算是念僧。當中還是以念阿彌陀佛最容易得力,因為阿彌陀佛曾發凡是持「阿彌陀佛」名號者均得救濟的本願。

念佛不僅是「六念」的一種,也是「五停心」裡的一種。五停心是禪觀修行法門,是小乘最基礎的修行方法。「停」是停止,停止散亂心、分別心,讓心安住在非常穩定的狀態。五種幫助我們的心從妄念紛飛中停下來,再進一步統一的方法,就是五停心。包括數息觀、不淨觀、因緣觀、慈悲觀、界分別觀。界分別觀就是觀十八界,十八界包括六根、六塵、六識,因為不容易著力,很難觀成,所以在漢文典籍中也有以「念佛觀」來取代界分別觀的,而這六種方法都是修行基礎禪法時使用的。

用五停心中的任何一種方法不斷修持,心漸漸就不會散亂,妄想減少,為集中心。然後再進一步,身心和環境統一,失去了身心與環境的分別和障礙,這時就是統一心出現。心停在方法上,叫作止於一境,就是三昧,就是定。統一心雖然可以入定,但是我們大乘中國禪法的目的不是入定,而是要正念分明,心裡非常明朗、清楚、安定、寧靜,就是定慧不二。因此當統一心出現之後,如果是念佛,就可以參話頭,如果是用數息法,則可以進入默照的層次。
所以,六念實際上與五停心是相應的,修的都是「觀」。「觀」是用心來覺照,這不是覺悟的覺,而是「很清楚的」,心很清楚地在方法上。運用在念佛,就是隨時隨地將心繫在念佛的方法上,這就是覺照,是基礎的修行方法。所以,念佛法門根本就是基礎的修行方法,也是禪宗的基本修行方法。

念佛達到統一時,身心環境全部融化在佛號之中,只有佛號,沒有感覺到自己有身體,沒有什麼雜念妄想,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人在干擾自己。前後左右的人依然看得到,但是不會再起分別心,不會說這個人妨礙我、誘惑我、讓我覺得不舒服,或是這個人我滿喜歡的,種種念頭都沒有。

此時還是持續念佛,念到最後佛號沒有了,就可以問「念佛的是誰」、「誰在念佛」,這就是參話頭。不過,念到佛號沒有了,並不表示已達統一心了,有時是因為念得很累、很無聊,不想念了。此時頭惱裡雖然也沒什麼雜念妄想,但其實是在休息,是偷懶、懈怠。這時參話頭也沒有用,應該要馬上精進,再提起心力繼續念佛。

此外,念佛也是《觀無量壽經》十六觀中的一種,所以大乘的淨土也修觀,只是到了《阿彌陀經》時,只講念佛,沒有講其他的觀,而《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的性質相同,也是專門講持名念佛,但其內容又比《阿彌陀經》更詳細。

其實持名念佛也不是淨土宗專有的法門,譬如唯識宗念彌勒佛,是念未來要成佛的當來下生彌勒佛,此外還有念藥師佛、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的。不過有好多經典都勸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譬如《藥師經》,所以念阿彌陀佛成為一種普遍的修行法門,無論漢傳、藏傳,或哪一宗派都非常重視。

最後,再從修行的基本原則來看。修行的基本原則是修心,也就是鍊心,把雜亂的妄想心鍊成清淨的三昧心。凡是修行,不論是大乘、小乘都叫作「觀行」,觀是用心思惟,不是思想。思惟的意思就是覺照,非常清楚地觀照自己的心,用方法使得自己知道自己的心在做什麼,使得自己雜亂的妄想心變成了清淨的三昧心,就是修行。

有人認為禪修與念佛是不同的法門,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佛法是整體的,不要把它切割成禪和淨土,即使主張「禪淨雙修」,那也好像是把地瓜、米飯和在一起吃,結果地瓜是地瓜、米飯是米飯,還是不同。其實兩者都是食物,都能填飽肚子,就如同佛法只有一味——解脫味,沒有必要再分什麼淨土和禪。

佛法是一味的,就是解脫味,修任何法門都能得解脫。我曾以「百川歸海」來比喻,河流不論是往西或往東流,最終都會流到大海。就像台灣,它是海中島嶼,不管是向東、西、南、北哪一個方向流,最後都歸於大海。譬如《華嚴經》有二十一個念佛三昧門,《楞嚴經》有二十五圓通,《圓覺經》有十二圓覺,門門都是通向解脫;《法華經》「會三乘歸一乘」,三乘就是二乘聲聞、緣覺,即一般說的小乘,再加上大乘的菩薩,即不管大乘或小乘終究會歸於一佛乘。所以不能說有幾個法門就建立幾個宗派,說這是什麼宗、那是什麼宗。

念佛法門是所有法門之中的一種,而又涵蓋著一切法門;菩提達摩的禪宗其實就是念佛法門裡的無相(或稱實相)念佛,譬如禪宗經典中的《六祖壇經》,就曾引用《觀無量壽經》、《法華經》,以及《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一行三昧,可見得它們並非背道而馳的。

念佛法門就是修行佛法,沒有必要說它是淨土;其實古代很多禪師也修念佛法門,譬如五代的永明延壽禪師即是如此。明朝末年,專弘淨土的蓮池大師——雲棲袾宏,在其《阿彌陀經疏鈔》中,則將持名念佛分為事持、理持兩類。事持是念心外的阿彌陀佛,理持則是念我們本具的清淨佛性。念佛若能從「事持」進入「理持」,當清淨的佛性與阿彌陀佛的法身完全相應時,即一心不亂、明心見性,就與禪宗的開悟完全相同。

蓮池大師一生都強調修念佛三昧,從持名念佛自然而然完成了明心見性的目的。所以,蓮池大師雖是淨土宗的第八祖,但是又被稱為禪師。此外,還有一位較蓮池大師年輕的蕅益智旭大師,他是蓮池大師戒子,也主張修念佛三昧,並且稱之為寶王三昧,認為是一切三昧中最好的,是三昧之中的王。

三昧是「即慧即定」,又是定又是慧;當念佛念到非常純熟,心中沒有煩惱、沒有雜亂,只有一句佛號時,自然會開出智慧,此時即修成念佛三昧。可見念佛三昧的修持方法即禪修的法門之一,因此我們法鼓山的佛七實際上也可以稱為念佛禪,能夠達成自心淨土的目的。

我們法鼓山提倡人間淨土,又經常指導禪修、推廣禪修,好像沒有要生西方彌陀淨土。其實我們是一致的,不會把它分得那麼清楚,只是因應人的根性而有不同的修行方法。有人喜歡念佛,有人則願意用禪修法門,雖然走的路不一樣,但是殊途同歸,條條馬路都是到羅馬。就像佛殿有六個門,雖然每一個都有點不一樣,方向也不一樣,每一個人進來時的路線也不一樣,但全部都能進入佛殿,而且見到同樣的西方三聖,見到同樣的我在這裡向諸位說法。因此說「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禪修是鍊心,就是用方法從散亂心到集中心,再從集中心到統一心,最後到達無心的過程。念佛也相同。念佛是一向專念念阿彌陀佛,一直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事一心就是統一心,此時定境現前,已經入定;理一心則是禪修最後所到達的無心,心無執著,不顛倒、不貪戀、不攀緣,是清淨的,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無住心。

達到理一心(無心),已經離煩惱了,如果死亡時能持續保持,往生西方淨土就已超過上品上生。如果是事一心(統一心),好像煩惱不起伏,可是一離開定境,在平常生活中還是會波動起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則是九品蓮花裡的上品和中品。如果是散亂心,則是生下品,但也必須十念不斷才能進入下品。

因此,禪修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禪、淨這兩個法門只是型態不一樣,但是功能類似、目標也是一致的,因此,我也勸禪修的人能夠發願往生西方淨土。

(一) 念佛要從有相達到無相

念佛法門有「有相」和「無相」兩種。在念佛目的方面,有人念佛是希望求福報,有人是希望求富貴、求長壽、求平安、求智慧,也有人是希望累積淨土資糧,這些目的都是有相,而淨土經典裡描寫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也都是有相的。

通常人講淨土時,大概只講到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望,並不能說錯。但是因為佛法的本質一定與空、般若的智慧相應,唯有發般若的慧才能徹底除煩惱。就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後,還是要聽聞佛法,發起無漏的智慧,證無生法忍。

無生就是不生不滅,是說佛性的不生不滅。雖稱之為涅槃,實際上是空,但是並不妨礙智慧和慈悲的功能。也就是有慈悲和智慧的功能,但是沒有自我的執著;沒有小我,也沒有大我。如《心經》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以及「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但是既然無智亦無得,為何又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說連智慧都不執著了。不執著煩惱,就是沒有煩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智慧了,這是空,叫作畢竟空。

多半的人以為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上品上生就已經足夠,其實即使上品上生也還是凡夫,並沒有進入初地,還要修行,才能花開見佛,得無生忍。而上品上生還是有相,不是無相,這一點一定要知道。

(二) 自認是下根之人,老實念佛

無相還是必須從有相的方法著手,否則沒有著力點。有相念佛是有阿彌陀佛的聖號,以西方極樂世界為方向,有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為目標。我們修念佛禪,則是從念阿彌陀佛名號開始,但是念的時候不要觀想佛的模樣,只是不斷地持名,慢慢就能進步到達無相念佛,修成念佛三昧。

念佛非常簡單,只要會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就行了,三歲的小孩、甚至剛學會說話的一歲小孩都會念,所以是三根普被,所謂三根,是指不論上、中、下何種根機,都能從念佛法門得到利益,只是深淺有所差別而已。譬如上根人念佛很快可從有相進入無相念佛,中根人則要多花一些時間,而下根人恐怕沒有辦法體會到無相念佛。

下根人善根不夠,知見又不正確,如果立刻無相念佛,會以為自己與佛無二無別,因此不相信有阿彌陀佛,也認為不需要念阿彌陀佛、不需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大傲慢心、大愚癡心,是邪見、外道,很容易入魔,十分危險。更何況如果你的「我」還很大,或者根本連「我」是什麼也不知道,那還說什麼「無我」呢?因此,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寧可相信自己是下根人,業力很重、障礙很多,老老實實地從基礎的有相念佛、取相念佛著力;如果你是上根人,照著師父教的方法去做,很快也能從有相進入無相。

不過,在今天末法時代,上根人很少,即使釋迦牟尼佛時代也是如此。佛經中曾有一個比喻:「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意思是說,世間有三樣東西,因的時候很多,但真正結果的卻很少。第一樣是魚子,因為魚一次可以產很多的魚卵,但是從魚子變成小魚然後再變成大魚的數量很少;可能還未長成小魚就被吃掉了,即使長成小魚也有可能被大魚吃掉。第二樣是菴樹華,就是芒果花;芒果花很小又很多,一串花蕊上就有上百朵,但最多只能結二個芒果,否則無法承載重量。最後一樣則是初發心菩薩,就是剛剛發心要修菩薩行、修菩薩道的人;發心修行菩薩道的人很多,但是能持續培養菩提心,增長道心、道業的人卻很少,一遇到惡因緣、逆境、障礙,很容易就退縮,放棄修行,這是業障、報障。

所以我們修行,就好像一艘在海裡航行的帆船,遇到了逆風,老是在原地繞圈子,沒有辦法前行,也因此《大乘起信論》說,要堅固信心需要十大劫之久,而且在這段時間內,必須非常努力,否則很可能只修行幾次,就打退堂鼓了。我有好多在家弟子就是如此,像打擺子、患了瘧疾一樣,一下子好熱心,一下子消失了,過了一陣子,又突然出現了。問他原因,多半是因為事情繁忙,不然就是因為懶散,像這樣一暴十寒,修行要成功、要成為上根人,很不容易。

若你自認為根機不夠,要有慚愧心,並且要多花時間修行,除了參加精進共修,平常也應該隨時不忘念佛,才不會連下根也斷掉,而能繼續成長,變為中根,然後變成上根。

下根雖然是有相念佛,但是要知道還有無相念佛的目標。佛法不論是哪一宗、哪一派,不論是哪一部經典、論典,雖然講的法門不同,可是目標都是要我們破我執。破我執就是無我,就是無我相,就是無相。我相沒有,佛的相也沒有;不取自己的我相,有誰去取佛的相呢?所以實證無相,阿彌陀佛與自己就是不一不二,一切諸佛與自己是一個鼻孔出氣。

我在呼吸就與一切諸佛同時在呼吸,我在吃飯就與一切諸佛同時在吃飯,如同禪宗所說的「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這不是真的說我每天早上都與佛一同起床,每晚都抱著一尊佛入眠,其實抱的是無相、是實相,是與佛的法身不一不二。

一般人一講到淨土,就只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一講到念佛,就只想到念阿彌陀佛,特別是人死了以後,都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有人往生了,我們也要做佛事超度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活著的時候要念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等年紀大一點,就念藥師佛消災延壽,死了以後呢?就要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擔心自己造了很多惡業,會下地獄,就念地藏菩薩,因為地藏菩薩在地獄裡救苦。

這種觀念在中國非常普遍,雖然不能說它不正確,但是是偏頗的。佛法應該是共通的,其實念佛不一定是念阿彌陀佛,在許多大乘經典裡都有提到,十方佛中選一尊佛專門來念就是念佛。而且也不是只有念阿彌陀佛才能往生西方,譬如藥師佛,他也勉勵我們往生西方,這在《藥師經》裡可以看到;更不用說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身旁的兩大菩薩之一,他還會代替阿彌陀佛接引下品眾生往生西方;文殊菩薩呢?其實文殊菩薩幾乎都會在各種法會中列席,《法華經》、《華嚴經》,還有《阿彌陀經》;所以誰說只有念阿彌陀佛可以往生西方?

說地藏菩薩只在地獄也是錯的,地藏菩薩到地獄救苦,並不等於只在地獄裡。在《地藏十輪經》裡提到,他與觀世音菩薩一樣可以現種種身來度眾生,既然可以到地獄度眾生,當然也可以到所有眾生群中度眾生。因為大家只念《地藏經》,或受他「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本願影響,所以覺得地藏菩薩只有在地獄裡度眾生。

而誓不成佛的,也不只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也沒有準備要成佛。他雖是極樂世界一生補處之菩薩,繼阿彌陀佛的位,但阿彌陀佛叫作無量壽,是不涅槃的;其實觀世音菩薩本來就是佛,只是後來發願以菩薩身永遠度眾生。還有文殊菩薩,他是三世諸佛之母,雖然他的弟子全部都成了佛,但是他自己不成佛。因此,諸大菩薩沒有一個不是度所有眾生,既然度一切眾生,地獄眾生也一定會度。

會有這種觀念,是因為我們中國對阿彌陀佛知道最多,而且經典中最明確教我們怎麼修行淨土法門的也是阿彌陀佛的經典,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直覺。

念佛當然是求生淨土,但根據經論歸納,淨土大略可分為四類:人間淨土、天國淨土、佛國淨土、自心淨土。彌陀淨土是屬於四種淨土中的佛國淨土,而且只是佛國淨土中的一種。所以,不要老是被中國人一向的觀念所困擾、限制著。

那麼,四種淨土分別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人間淨土是指我們現實的生活環境,凡夫所處的大環境,雖然佛經稱為苦難重重的「娑婆世界」,不過,當我們聽聞佛法,修行戒、定、慧,而體驗身心的清淨,淨土就在你的眼前展現。

天國,是指人間以上的眾生所居之處,修行十善,便生天國。天國尚在三界的範圍,還是有漏、有限的,由於積福,享受欲界天的欲樂,或修禪定,享受諸禪天的定樂,但在欲天的福報享盡之時,禪天的定力退失之際,那時候便有五種衰相現前,從天國下降到人間或更向下而墮落到三塗惡道。所以縱然天國可愛,有朝一日,又成過眼的雲煙。故對一般人來說,天國就是淨土,而對佛教徒來說,則寧願生在人間修學佛法,卻不想生到天國去享天福。

佛國是指以諸佛的福德智慧及本誓願力所成就的國土,此有兩種作用:一是示現佛的功德果報;二是接引化度一切有緣的眾生,修學佛法,同成佛道,便稱為佛國淨土。

所謂自心淨土即是說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不論凡聖,本具佛性,也就從來未曾離開過佛國淨土。眾生的心既與佛心相同,眾生所處世界便與佛國無異。不過眾生的心尚有煩惱覆障,無法見到清淨不動的本心,也就無法體會到生活於佛國的淨土。若能穿透煩惱塵網,往心的深處看去,就會發現佛心即是自心,此界即同佛國。因為心若清淨,所見世界就是淨土;心若不清淨,生活的環境就是無邊的苦海 。

念佛究竟是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往生淨土。我們人一出生,隨時都可能出現死亡的因緣,因此,我們要隨時做好面對死亡的心理建設,對一個佛教徒來說,就是要隨時做好往生佛國淨土的準備。千萬不要想依賴他人助念,要不然臨命終時很可能來不及念佛,而等到親戚朋友來助念時也已經太遲了。所以,參加精進念佛禪修就是在做往生西方淨土的準備工夫。

其實只要我們做好死亡的心理建設,以及準備好死亡的方向、目標,那麼不管什麼時間死亡都不會恐懼、害怕,也不會手忙腳亂,否則愈是生不了淨土,墮落成為惡道眾生。所以,不管我們是用什麼修持法門,都要發願往生淨土佛國。要如何才能往生佛國淨土呢?就必須常常念佛、多多念佛,心與佛相應,我們在臨命終時就不怕自己不會往生佛國淨土了。

可是我們念阿彌陀佛就只能生西方淨土嗎?或許我們並沒有想到要生天國淨土,沒有想到要生欲界天或禪定天,也沒有想到要生彌勒內院,或做聲聞聖者生五種淨居天,但是我們可以用念阿彌陀佛的法門來完成自心的淨土。

證得自心淨土與禪修相同,就是能明心見性,也就是開悟。自心清淨,自心就是佛;自心清淨,自心就見彌陀法身,即阿彌陀佛的法身,這是念佛的最高境界。

另外,實現人間淨土。就是要從修行,也就是實踐戒定慧三無漏學、實踐六波羅蜜等佛法,用持戒、修定、修慧,用布施、精進、忍辱等法門,讓自己從一個煩惱很多的狀況慢慢消融,使自己煩惱愈來愈少,同時也幫助周遭的人痛苦愈來愈少,那就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念佛能使我們生起慈悲心、慚愧心、懺悔心、大悲願心、感恩迴向心,而這些都是成佛、修菩薩行的基礎,也是求生西方淨土不可缺少的資糧。所以,我們一定要不斷發願、練習生起慈悲心、慚愧心、懺悔心、感恩迴向心,如果練習純熟,在平常生活時,就能以慈悲心、感恩心、慚愧心來對待周遭所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這樣我們所提倡的人間淨土就會在我們這個環境出現,完成了建設人間淨土的目的與任務。

因此,念佛可以完成三種淨土。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台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僧伽大學、法鼓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近年來更致力於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於世界的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完全證悟:聖嚴法師說《圓覺經》生活觀
作 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李叔同解經
作 者:李叔同(弘一大師)、
出版社:八方出版社

觀音妙智
作 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禪與悟
作 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圖解達賴喇嘛教您修心
作 者:達賴喇嘛 傳授
出版社:大千出版社

慈雲懺主淨土文
作 者:聖嚴法師講
出版社:法鼓文化

經王法華經
作 者:一行禪師
出版社:橡實文化

慈悲護眾生:蓮池大師
作 者:陳啟淦
出版社:法鼓文化

48個願望:無量壽經講記
作 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淨土與禪
作 者:印順導師
出版社:正聞出版社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0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c.com.tw �甞�服專線電話: 02-2896-1600 02-2896-1600

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

證嚴法師-慈濟精語

【慈濟精語】太過聰明就會常計較,就有得失的心態,也因此凡事無法忍耐。
【慈濟精語】愛來自良知,良知來自心的淨化。
【慈濟精語】有些人雖富有錢財,但心靈很空虛,
                          每天生活在惶恐中,不得自在,這種人生多痛苦啊!
【慈濟精語】人人把心中的愛發揮出來,就能凝聚善的福業,形成善的循環。
【慈濟精語】將心靜下來,口多說好話、手多做好事、腳多走好路。
【慈濟精語】一切唯心造。凡事只要肯用心、努力付出,將來一定能夠獲得甘美的果實
【慈濟精語】平時下功夫去除心中的惡念,努力培養善念,把自己的心照顧好。
【慈濟精語】做人若不守本分,不發揮人生良能,為群眾服務,人格就有所欠缺。
【慈濟精語】淨化人心,必須帶動人人轉私情為大愛,轉私欲為喜捨之心。
【慈濟精語】父母是孩子的「模」,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的言行舉止。
【慈濟精語】有智有愛,日日好日。
【慈濟精語】人生是長是短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方向對不對,
                          人生的方向如果正確,就不會迷茫煩惱地度過一生。
【慈濟精語】沒有苦難的人,哪有機會種福田呢?
                          所以我們不但要感恩,更要努力發揮愛的良能。
【慈濟精語】有愛才能平安,想要天下無災難,必須人人的愛心會合在一起。
【慈濟精語】只要肯做,不怕做不到,要多用心啊!
【慈濟精語】唯有愛,才能解不善的念頭,開啟互敬互愛的善念。
【慈濟精語】天下沒有做不到的事,只要我們有心、有愛,就懂得如何付出。
【慈濟精語】天下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怕我們不去做。
【慈濟精語】自小培養愛心,長大就不易有偏差行為,而製造社會問題。
【慈濟精語】行善及時,此生才能無憾。
【慈濟精語】時間,是成就一切的資本。
【慈濟精語】能傷在人身,痛在己心,就是走在菩薩道上。
【慈濟精語】先合作再分工,分工要和心,和心才有力量。
【慈濟精語】多做好事,才能開闊心靈的天地。
【慈濟精語】真正的宗教徒,不只是一直拜神唸經,而是凡事用心,做人要慈悲。
【慈濟精語】每一天我都覺得生活在感恩的心念中,
                          因為以感恩之心來生活,即使多麼辛苦都覺得非常快樂。
【慈濟精語】人人都以「慈」「忍」實施於家庭、於一切眾生,
                          人間便會長久散發「透澈的愛」的光芒。
【慈濟精語】處世為人,實幹優於能幹,和氣勝過爭氣。
【慈濟精語】沒有人扯你後腿,就練不出腿勁。
【慈濟精語】一個人心量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一個人心能容多少,成就有多少。
                          不斷擴大愛的領域,恨就不會佔滿心地。
【慈濟精語】世間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做好事」,二是「孝順」。
【慈濟精語】愛,一定要以行動來表現。
【慈濟精語】以簡單無爭的心來待人處世,保持心的穩定,才能不隨境轉。
【慈濟精語】心地種下怎樣的種子,就會得到怎樣的收穫。
                          所以,自己要做何事,自己要很清楚。
                          真有那份透澈人生的覺有情,就不會與人計較。
【慈濟精語】理想要放在遠方,腳步要落實現在。
【慈濟精語】修行主要就在改掉自己的習氣;
                          從別人身上可以看見,改掉習氣是多困難的事。
【慈濟精語】發心容易,恆心難持,就因為難,所以才叫修行。
【慈濟精語】生命在呼吸間,且心念變化不定,要把握心中愛的種子,使其成長。
【慈濟精語】人生最美的,就是相互感恩真善美的境界,都在一念感恩中。
【慈濟精語】以「真」、「誠」、「純」與人交心,合心
【慈濟精語】煩惱並非出在別人身上,而是在自己的心;煩惱從心起,也要從心消除。
【慈濟精語】人們常要求別人要對自己好,順自己的意;
                          否則就埋怨、氣憤,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就是煩惱的來源。
【慈濟精語】應常自省在歡樂情境中,心念、言行是否正確?
                          應學習在動中不礙內心虔誠的靜。
【慈濟精語】人因有得失心,而經常患得患失。
                        「有」的人害怕失去,「無」的人常想著如何獲取,所以有煩惱。
【慈濟精語】欲之所以誘惑人,都是起於一時的貪及一念心的偏差。
【慈濟精語】人生的目的,不在於享受物欲,而是盡責任;人的責任,就是去付出。
【慈濟精語】人生苦在『執著』,有執著就有痛苦;能不執著,則一切皆樂。
【慈濟精語】一天到晚老想著──誰對不起我,就會很痛苦。
                          若轉個念頭想──我要感恩誰,就會很快樂。
【慈濟精語】人生幸福與否,並非取決於有沒有錢,而在於心中是否有愛。
【慈濟精語】人生的苦,苦在哪?是『心』打結,看不開!
                          人的生命終有盡頭,盡人事後就不要再操心煩惱
【慈濟精語】人生的方向如果正確,就不會迷茫煩惱過一生。
【慈濟精語】能日日過著心安而平靜的生活,就是有福之人。
【慈濟精語】一個缺口的杯子,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圓的。
【慈濟精語】笑是一種表情,皺眉也是一種表情;呵斥是出聲,說話也是出聲。
                          但是笑比皺眉好看,說話比呵斥自然。
【慈濟精語】聽到別人批評,要自我反省;有錯就改,沒錯則歡喜包容。
【慈濟精語】學佛不是為了消災解厄,
                          而是要能學得身輕心安,遇事不亂,面對無常能勇於承擔。
【慈濟精語】做事要先有不怕困難的心理準備,碰到困難才會踏實穩當。
【慈濟精語】人生的富有不在物質,而在有愛心;
                          所謂愛心,就是要懂愛護好自己的心,要不怕辛苦奉獻人群。
【慈濟精語】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聲大。
【慈濟精語】凡夫手持放大鏡,時刻放大別人缺點;如果能欣賞別人,即是莊嚴自己。
【慈濟精語】唯有不再依賴別人時,才會有鑽石般的耀眼人生。
【慈濟精語】人真正的財富在行善。
【慈濟精語】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會落空。
【慈濟精語】人最怕的是掩飾自己的錯誤,能夠當眾發露懺悔,才會常常自我警惕;
                          也讓他人隨時來糾正自己的缺點,以走出正確的人生方向。
【慈濟精語】當我們幫助、布施予人時,要像走路一樣,前腳走、後腳放,
                          即使做再多好事,也要如手畫虛空,畫過無痕。
【勵志精語】當一個人,走頭無路的時候,要恭喜他,因為他即將要有突破了。
【慈濟精語】世間多一個覺悟的人,就少一位迷茫的人;
                          多一分清淨法水,則少一個污濁人心。
【慈濟精語】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
【慈濟精語】透徹「苦」,超越「難」。人生境遇無法選擇,但是能創造心境。
                          透徹「苦」,超越「難」,時時歡喜自在。
【慈濟精語】勇於承擔,是一分動人的力量;勇於承擔錯誤,則是一種高尚的品格。
【慈濟精語】人都是在原諒自己的那一分鐘開始懈怠。
【慈濟精語】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慈濟精語】欣賞別人即是莊嚴自己。
【慈濟精語】熱心易發,恆心難持。
【慈濟精語】要提起就完全提起,要放下就全心放下。
【慈濟精語】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與世無爭則世安。
【慈濟精語】待人接物,要培養慈悲心、耐心以及柔軟的愛心。
【慈濟精語】「剛強」不只會傷人,也會傷己。
【慈濟精語】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
【慈濟精語】道德是提昇自我的明燈,不是呵斥別人的鞭子。
【慈濟精語】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慈濟精語】能為別人服務,比被服務的人更有福。
【慈濟精語】聰明之人,使今日化為成功的階梯,通向光明的遠景;
                          愚蠢之人,卻依賴在明日終而疏忽了原可掌握的今天,終至一無所成。
【慈濟精語】理圓、事圓則人圓。
【慈濟精語】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從失敗中站立起來。
【慈濟精語】無邪思,克己利人,即是真善。
【慈濟精語】布施如播種,以歡喜心滋潤,種子才會發芽。
【慈濟精語】真正自愛的人,不會與人計較。
【慈濟精語】少欲少煩惱,安穩最大利。
【慈濟精語】能「捨」,才能認清自己,不致迷失。
【慈濟精語】以誠以正心自安。
【慈濟精語】一切苦,源自欲念。
【慈濟精語】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
【慈濟精語】言行無欺,即是存誠。
【慈濟精語】心專,則不易有過。
【慈濟精語】增一分感恩心,即減一分猜疑心。
【慈濟精語】「有」則惜福,「無」則知足。
【慈濟精語】用不分別的心去愛每一個人,就是平等。
【慈濟精語】做人踏實,才能穩定自在。
【慈濟精語】為人處世,爭「志」不要爭「氣」。
【慈濟精語】看他人的成功,猶如自己的成就,就是菩薩心。
【慈濟精語】凡事以清涼心領受,就能親見自心本地風光。
【慈濟精語】一切人事都是磨鍊,要磨得「亮」,不要磨得「痛」。
【慈濟精語】付出並不是為了功德,而是本份。
【慈濟精語】肯付出就是造福,不執著就是智慧。
【慈濟精語】受人批評,應感恩對方。
【慈濟精語】要當菩薩,就要先自我淨化。
【慈濟精語】時刻抱著「難得而得」的感恩心,才能歡喜自在無煩惱。
【慈濟精語】眾生之苦從欲所生,因欲生憂,因愛生佈。
【慈濟精語】別人罵我、不諒解我、毀謗我,
                          反而應生起一分感恩心,感恩對方給自己修行的境界。
【慈濟精語】以平常心看事待人,自然生活從容。
【慈濟精語】人的心念意境,如能時常保持開朗清明,
                          則展現於周遭的環境,都是美而善的。
【慈濟精語】天下的米一個人吃不完,天下的事一個人做不盡。
                          同樣的,一個人也無法成就天下所有的功業。
【慈濟精語】去貪就簡,可使心靈得到無比的寧靜與解脫。
【慈濟精語】人都是求「有」,什麼叫「有」呢?有就是煩惱。
【慈濟精語】不要把病痛看得太嚴重,心有煩惱,則無法解脫。
【慈濟精語】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寬容與悲憫一切眾生的人。
【慈濟精語】修行最主要的目的即是無我。
                          若能縮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別人,
                          別人也一定會來尊重你、接受你。
【慈濟精語】退一步、讓一步來成全別人,即是修養,即是修行。
【慈濟精語】把氣憤的心境轉換為柔和,把柔和的心境再轉換為愛,
                          如此,這個世間將日益完美。
【慈濟精語】不要把能說話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造口業;
                          也不要把能行動的身體,用在吃喝玩樂、耽戀物慾。
【慈濟精語】再好的機會、福報,如不能把握因緣,就會稍縱即逝!
【慈濟精語】每天都是我生命中的一張白紙,每個人、每件事都是一篇生動的文章。
【慈濟精語】一個永保感恩心的人,就比較不會陷入絕境。
【慈濟精語】恆心早起,是鍛鍊殷勤不懈的功夫之一。
【慈濟精語】人常在什麼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時候,
                          卻被這種隨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虛擲時光而毫無覺知。
【慈濟精語】人生這段路並不長,但卻不好走,
                          因此必須步步謹慎,切莫迷了路,走錯了方向。
【慈濟精語】懺悔是心靈的告白,也是精神污染的大掃除。
【慈濟精語】人心如一面鏡子,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因塵世懵懂,浮塵所染而面目全非。
【慈濟精語】凡夫受命運所操縱,而聖人卻能掌控支配自己的命運。
【慈濟精語】透過煩惱轉成智慧,這個煩惱才有意義。
【慈濟精語】一句不恰當的話,就會使人產生排斥的心。
                          所以,話要講得恰到好處,多一句、少一句都不好。
【慈濟精語】眾生心即是凡夫心,也就是有污染、有色彩的心,色彩抹淨即現佛性。
【慈濟精語】時時好心就是時時好日;心中時時保持正念,任何時間、方位都是吉祥的。
【慈濟精語】能關心別人,被人關心的人,即是福中之福人。
【慈濟精語】要作個受歡迎的人,作個被愛的人,就必須先照顧好自我的聲和色。
【慈濟精語】人間好話,要如海綿遇水牢牢吸住;
                          世間是非,要如水泥地般堅固,水過則乾。
【慈濟精語】轉一個角度看世界,世界無限寬廣。
【慈濟精語】要培養一份清淨無染的愛。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就不會有煩惱。
【慈濟精語】能夠永久存在的愛,就是那分無形、無染而無求的愛。
【慈濟精語】有疑心,就無法愛人;有疑念,就無法原諒人;有疑惑,就無法相信人
【慈濟精語】心如要保持恆常快樂,就必須不把人事當作是非。
【慈濟精語】忍不是最高的境界,能夠達到看開忍,則會覺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
【慈濟精語】愛是人間的一分力量;
                          但是只有愛還不夠,必須還要有個「忍」--忍辱、忍讓、忍耐,能忍則能安。
【慈濟精語】要平安,得先心安;要心安,須先得理;理得心安,即闔家平安。
【慈濟精語】一般人常言:要爭這一口氣。其實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這口氣嚥下去。
【慈濟精語】不為任何代價、任何回報而付出,則能得到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
【慈濟精語】能原諒別人的人最快樂。
【慈濟精語】舉凡有事就有煩惱,若要做事,就必須先下決心──絕對不怕煩惱。
                          若不怕煩惱,則任何困擾皆可解決。
【慈濟精語】世間沒有一樣很容易的事。沒有逆境的事,不值得我們作為人生的燈塔。
【慈濟精語】時,應分秒必爭;路,應步步踏實,此趟人生即無所愧憾。
【慈濟精語】一個人在世間做了多少事就等於壽命有多長。
                          因此,必須與時日競爭,切莫使時日空過。
【慈濟精語】最美的面孔是帶著微笑,一種發自內心愛的表現。
【慈濟精語】笑是一帖良藥。
【慈濟精語】這世界總有比我們悲慘的人,能為人服務比被人服務有福。
【慈濟精語】作人要有踏實感,不要只有成就感。踏踏實實地做人,心中多舒服 。
【慈濟精語】未來的是妄想,過去的是雜念。
                          要保護此時此刻的愛心,謹守自己當下的本分。
【慈濟精語】人的心地就是一畦田。土地沒有播下好的種子,也長不出好的果實來。
【慈濟精語】不受貧賤擊敗挫傷的人,不因富貴驕奢慳吝的人,都是成功的人。
【慈濟精語】能夠付出、助人的人是最快樂的!
【慈濟精語】要先愛別人,別人才會愛你。
【慈濟精語】做人要做到三不靠:一不靠權力,二不靠地位,三不靠金錢。
【慈濟精語】換一個立場來待人事,人事無不輕安。
【慈濟精語】真正的心好,應該是非常自然、沒有一絲一毫地考慮,
                          馬上伸出援手去扶助別人。
【慈濟精語】不管是愛人或被愛都是幸福的。有力量去愛人或被愛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慈濟精語】自愛是報恩,付出是感恩。
【慈濟精語】每一秒鐘都踏踏實實地為人間、為社會付出,讓每一天都充滿希望。
【慈濟精語】有智慧者,看人人是菩薩,我們應與人間活菩薩多結緣。
【慈濟精語】人人心安,自然平安。
【慈濟精語】有形的物質給別人,無形的福氣給自己。
【慈濟精語】福不是用求的,是要自己去「造」的。
【慈濟精語】培養孩子的感恩心,孩子長大後自然懂得為社會付出。
【慈濟精語】幫助苦難眾生得安樂,心靈自然清朗安詳。
【慈濟精語】世間事難得十全十美,心胸要開闊才經得起任何磨鍊。
【慈濟精語】只要是發自真誠的愛,不論布施多寡都是有心人。
【慈濟精語】正確原則要堅守,但行事不能尖銳而傷害別人。
【慈濟精語】邊學邊看,看別人也看自己,才能修正好自己的形態。
【慈濟精語】想要解脫自在,必定要有善解、包容的功夫。
【慈濟精語】知福才懂感恩,感恩才會付出。
【慈濟精語】有「尊重生命」的情操,就能平等、普遍地愛護一切生命。
【慈濟精語】用心為人群付出,辛苦難免,但愛的力量會牽引我們不斷往前邁進。
【慈濟精語】面對雜音,要以智慧對治,煩惱只會污染自己的心。
【慈濟精語】每一次的摩擦,都要真心感恩對方願意磨自己,來成就我們發亮。
【慈濟精語】成長不只在於身體、年齡,最重要的是智慧、
                          對他人的感恩、尊敬,以及對社會付出的愛。
【慈濟精語】打開心胸、擁抱大地,讓大地的生命都因有愛而滋長。
【慈濟精語】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與信任,必先雕塑好自己的形象。
【慈濟精語】不是什麼都不理就叫無爭,而是要與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慈濟精語】對生命要尊重但不要執著;
                          尊重是好好運用人生的價值,執著就會煩惱、痛苦。
【慈濟精語】經歷無常遽變,更應自我提醒,好好發揮生命的使用權。
【慈濟精語】用感恩的心送走過去,用虔誠的心迎接未來。
【慈濟精語】社會亂,源於人心不知足。
【慈濟精語】人事的艱難是智慧的磨刀石,勇氣與毅力也因之而生。
【慈濟精語】不論環境、遭遇如何,都要守住本性與本分。
【慈濟精語】奉獻時間是精進,奉獻錢財是福德,奉獻毅力是智慧。
【慈濟精語】勿將他人一句輕輕的話,變成一支利刃,往自己的心上刺。
【慈濟精語】無計較之心,無是非之念。
【慈濟精語】常把「苦」掛在口中,終必苦不堪言;
                          常說「幸福」,這股「願力」將帶來源源不絕的歡喜心。
【慈濟精語】人生最苦就苦在與自己過不去、與人事過不去。
【慈濟精語】放下我執、我見,就能原諒別人曾經如何對待「我」。
【慈濟精語】先把自己的稜角磨圓,就不會處處碰到別人的尖角。
【慈濟精語】以智慧過濾批評,有過則改,無過則一笑置之。
【慈濟精語】成功是優點的發揮 ,失敗是缺點的累積。
【慈濟精語】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樂,求人痛苦。
【慈濟精語】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可能是自己。
【慈濟精語】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慈濟精語】屋寬不如心寬。
【慈濟精語】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慈濟精語】小事不做,大事難成。
【慈濟精語】世間的物質本來是為人所用,但不知足者因欠缺智慧,竟淪為「被物所用」。
【慈濟精語】人生有求即多苦!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他人,會為自己招來無窮的痛苦。
【慈濟精語】沒有患得之心,就沒有患失之苦。
【慈濟精語】不要爭面子,爭來的是假的,培養來的才是真的。

2010年2月20日 星期六

證嚴法師-靜思語


●「靜思語01」
01 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02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03 讓父母安心的孩子才有福。
04 被父母讚美的孩子最有福。
05 對父母要知恩、感恩、報恩。
06 心中有愛﹑就不會有礙。
07 有力量去愛人或被愛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08 真正的愛心,是照顧好自己的這顆心。
09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
10 盡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

●「靜思語02
11 時時好心,就是時時好日。
12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13 有願放在心裡,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
14 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勿以善小而不為。
15 小事不做,大事難成。
16 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生命的使用權。
17 人生要為善競爭, 分秒必爭。
18 一個人在世間做了多少事,就等於壽命有多長。
      因此,必須與時日競爭, 切莫使時日空過。
19 人間壽命因為短暫才顯得珍貴。
      難得來一趟人間,應問是否有為人生發揮自己的功能,而不要一味求長壽。
20 時間對一個有智慧的人而言,就如鑽石般的珍貴;
       但對愚人來說,卻像是一把泥土,一點價值也沒有。

●「靜思語03」
21 塵世裡最珍貴的禮物是原諒。
22 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為能為,才能昇華自我的人格。
23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24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慧是從人與事之間磨練出來的。
25 人事的艱難與琢磨,就是一種考驗。
26 常常受到挫折,也要感謝天意的磨練。
27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中站起來。
28 對自己所愛的人,能以智慧斷除佔有的感情,
       對自己不愛的或不投緣的人,能盡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對待人。
29 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 ; 若太濃則苦得喝不下。世間的其情愛也是如此。
30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

●「靜思語04」
31 做該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該做的事是愚痴。
32 手要做好事,腳要走好路。
33 不怕一丈走不到,只怕寸步不移。
34 做任何事都要專心,專心就是定。
35 君子為目標,小人為目地。
36 人生不一定球球好球,但是有歷練的強打者,隨時都可以揮棒。
37 再不愛吃的東西也要吃完,再不愛聽的話也要聽完。
38 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
39 做人要立好志,發好願。
40 要得別人讚嘆,就得先讚嘆別人。

●「靜思語05」
41 人如不知足,就永遠都在煩惱中。
42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43 多一次原諒別人就多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
44 別人無心的一句話,不要有心的放在心裡。
45 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46 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47 時間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業, 也可以儲積功德。
48 能善用時間的人,必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49 人常在什麼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時後,
       卻被這種隨心所欲的自由蒙閉,虛擲時光而毫無知覺。
50 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不會成功。

●「靜思語06」
50 閒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
52 每天無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費者,積極有用,才是人生的創造者。
53 非來變為是,惡來即成善,任何是非皆善解之,即無是非。
54 聽到任何是非,皆視為修行之增上緣,萬萬不可堆積在心上長無明草。
55 別人罵我,不諒解我,毀謗我,
       我反而應興起一分感謝的心理,感謝他們給我修行的境界。
56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57 時時好心,就是時時好日。
58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59 愛不是要求對方,而是要由自身的付出。
60 努力去愛一個原本怨恨的人,是善待自己。

●「靜思語07」
61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就會活的很快樂了。
62 人要自愛,才能愛普天下的人。
63 每天做好事,每天都快樂。
64 一個手腳健全卻不肯做事的人,就等於沒有手腳的人。
65 稻穗結得越飽滿,越會往下垂,一個人越有成就,就要越有謙沖的胸襟。
66 人的心地是一漥田,土地沒有播下好種子,也長不出好的果實。
67 知識要用心體會,才能變成自己的智慧。
68 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有謙虛才能建造美滿人生。
69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70 得理要饒人,理直要氣和。

●「靜思語08」
71 有人就有是非,要將是非當教育,凡事善解。
72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好人。
73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74 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腳走好路。
75 口說一句好話,如口出蓮花;口說一句壞話,如口吐毒蛇。
76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會沾上一兩滴。
77 說人是非,傷人傷己,好話要多說,是非不要提。
78 靜坐常思已過、閒談莫論人非。
79 要批評別人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
80 徒有好心,如果不去化為行動,就不能成就好事。

●「靜思語09」
81 心不難,事就不難。
82 福要自己去造,不要去求。
83 多一分踏實,少一分空虛。
84 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85 不要把能說話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上。
86 心要常常保持快樂,就必須不把人與人之間的事當成是非。
87 是非當教育,讚美當警惕。
88 發脾氣對內對外都是煩惱,對內是指自己生煩惱,對外是指困擾他人。
89 對人要寬心,講話要細心。
90 謊言就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外表美麗,生命短暫。

●「靜思語10」
91 將嘲笑視同啟發,把諷刺當作激勵。
92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93 一念之非即種惡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94 一個人不怕錯,就怕不改過,改過並不難。
95 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別人即是成就自己。
96 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績。
97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98 有願放在心裡,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
99 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
100 做人要立好志,發好願。

●「靜思語11」
101 天堂和地獄都是用心和行為造做的。
102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103 有人點燈求光明,其實真正的光明,在我們心裡。
104 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則勇於捨得。
105 不要把陰影覆在心裡,要散發光和熱,生命才有意義。
106 有時當思無時苦,好天要積雨來糧。
107 犯錯出懺悔心,才能清淨無煩惱。
108 懺悔是心靈的告白,也可以說是精神污染的大掃除。
109 去貪就簡,可使心靈得到無比的寧靜與解脫。
110 人的心念意境,如能時常保持開朗清明,則展現於週遭的環境,都是美而善的。

●「靜思語12」
111 心無邪念,意無邪念,即常可自在;心正則邪不侵。
112 不要把病痛看得太嚴重,有煩惱心在,即無法解脫。
113 培養好自己的氣質,不要爭面子;爭來的是假的,養來的才是真的。
114 天上最美是星星,人生最美是溫情。
115 人生多一份感恩,就多一份美化。
116 心中常存善解、包容、感恩、知福、惜福。
117 付出勞力服務,又服務的很歡喜便叫做『喜捨』。
118 能救人的人就叫作菩薩。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薩。
119 把犧牲當作享受,能夠付出愛心的人,永遠都很快樂,而且活得有意義。
120 「前腳走, 後腳放」意即:昨天的事就讓它過去, 把心神專注在今天該做的事上。

●「靜思語13」
121 忘功不忘過,忘怨不忘恩。
122 多一分對他人的疑慮,就少一份對自身的信心。
123 受人滴水之恩,當須湧泉以報。
124 與朋友相處要多感恩、知足、善解、包容。
125 欣賞別人就是莊嚴自己。
126 要得別人讚嘆,就得先讚嘆別人。
127 要原諒一個無心傷害人的人;不能做一個輕易就被別人傷害的人。
128 人如不知足,就永遠都在煩惱中。
129 並非有錢就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
130 以佛心看人,則遍地都是佛。以鬼心看人,則處處是猙獰的惡鬼。

●「靜思語14」
131 心美看什麼都順眼。
132 愛不是要求對方,而是要由自身的付出。
133 道德是提昇自我的明燈,不該是呵斥別人的鞭子。
134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135 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
136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137 自己害自己,莫過於亂發脾氣。
138 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可能是自己。
139 並非有錢就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
140 每天做好事,每天都快樂。

●「靜思語15」
141 一個手腳健全卻不肯做事的人,就等於沒有手腳的人。
142 稻穗結得越飽滿,越會往下垂,一個人越有成就,就要越有謙沖的胸襟。
143 我們要做好社會的環保,也要做好內心的環保。
144 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145 若是身一無所有, 則心一無掛礙。
146 沒有得失的牽絆, 沒有物質的積累, 心靈自然沒有掛礙。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4

◎心靈環保
1.用平常心面對不平常之事。
2.得理讓三分,理直氣要柔。
3.察覺自己情緒起伏、不穩定時,要馬上回到呼吸。
    體驗呼吸、感覺呼吸,就能漸漸安穩下來。
4.心不安,主要是受到環境或者身體因素的影響。
    如果能夠照顧自己的心,瞭解自己的身心狀況,便能自在平安。
5.環境是我們的鏡子,
    發現自己的言行舉止讓它人不舒服、驚訝、或者不以為然,要馬上反省、懺悔、改進。
6.心是我們的老師,
    我的心隨時隨地與當下所做的事、所處的環境合而為一,就是在淨土之中。
7.不管高興或痛苦,只要是因為他人的評斷,而使我們的心受牽動、被影響,
    就是沒有好好保護我們的心,沒有做好心靈環保。
8.生氣,可能是身體上、觀念上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煩惱,不一定代表修養不好。
    如果能夠向內心關照,用智慧來化解煩惱,也就不會自害害人了。
9.任何狀況下,都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保持內心的平穩與安定,
    就是心靈的健康,就是心靈環保。
10.遇到不舒服、不愉快的事要調心,調心是調我們自己心,不是調別人的心。
11.不論對方是喜歡的人或討厭的人,不管遇到任何開心或麻煩的事,
     都要心平氣和地處理事、對待人,這就是「是非要溫柔」。
12.溫柔,是以柔和的心、柔順的態度來對待人、處理事,但並不等於柔弱。
13.自在的人生,並不是沒有挫折,
     而是在有挫折的狀況下,仍能保持身心平穩,從容以對。
14.如果人人向自然環境求滿足,向社會環境求公正,向他人求平等,
    儘管會有若干程度的效果,但是終究無法真正化解衝突。
15.「放下」不等於「放棄」。「放下」放下是不想過去、不小未來,心不執著;
     「放棄」是什麼都不相信,完全失去信心和勇氣。
16.有信心,有希望,就能有未來。
17.後悔是煩惱,懺悔是修行。
18.擔心、憂心沒有用,留心、用心卻是需要的。
19.把心情放輕鬆,生病時還是一樣地生活,一樣地做該做的事,就能病的很健康。
20.病不一定苦,窮不一定苦,勞動不一定苦,心苦才是真正的苦。
21.把生病當成是一種體驗,也就不苦。
22.把不如意的事當成是有意思的體驗,就會有不同的收穫。
23.心理上準備受挫折,就不怕有挫折。
24.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身體難免有病痛,工作難免受阻礙,
     自然環境難免起災害;只要心安,就有平安。
25.這個世界隨時可能發生災難,平時做好預防工作和心裡準備,
     就能在災害發生時,把傷害減到最低。
26.如果觀念正確,知道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現象,就不會怨天尤人。
27.多想兩分鐘,還有許多活路可走;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的希望。
28.只要有一口呼吸在,心念一轉,環境就會跟著轉變,因為環境是無常的。
29.不論外在環境如何改變,只要內心安穩、冷靜面對,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30.無論忙碌與否,獨處或群居,內心經常保持著安定、祥和、清明,
     就是修禪,便是落實時心靈環保。
31.反對、阻擾的聲音並不可怕,能夠面對、包容,反而是幫助自己成長的一種助力。
32.處理問題要心平氣和,心不平、氣不和,則容易說錯話,讓問題更複雜。

◎盡責盡分
33.要和外在環境和諧相處,首先要跟內在的自我平和相處。
34.放鬆身心、體驗身心、才能夠與自我和平相處。
35.能夠與自我和諧相處,就能夠深切地瞭解自我,包括自我的優點和缺點。
36.不要自以為是,也不必小看自己。
37.不跟自己比,不跟他人比,只知努力於現在,隨時準備著未來。
38.通常人都喜歡彰顯自己的優點,優點要發揮、要成長,不必誇張。
39.人往往會隱藏自己的缺點,不大願意去面對或承認;
     若能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點,缺點就會愈來愈少,問題也會愈來愈小。
40.清楚知道自己的優缺點,瞭解生存與生命的意義,是肯定自我的開始。
41.肯定自我而對自己的優缺點不執著,不因此交愛、懊悔,
     而持續不斷地精進努力,便是一種無我的態度。
42.每個人的條件不同、智慧不同、環境不同、體能不同、背景也不同,
     不必相提並論;只要腳踏實地,步步穩健,就能走出一條路來。
43.人的一生中,如果能有一個明確的價值觀並且堅定不變,
     則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將是相乘相加的人生饗宴。
44.自私自利,看起來是保障了自己,其實不然,損人者終將害己。
45.人之所以自私自利,貪得無厭,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46.衝突的產生,往往是因為過度強調自我中心。
47.自我中心原是一種生命的動力,不見得是壞事,
     但是如果自我中心太強,經常自以為是、貪得無厭、傲慢或自卑,自己是快樂不起來的。
48.超越了自私自利、利害得失的自我中心,
     就能讓心胸開闊、包容心增加,得失心也就減少了。
49.如果能超越個人的利害得失,
     便會把整個社會、全人類的利害得失,當成是自己的利害得失。
50.我們希望自己健康、快樂、平安,也希望他人健康、快樂、平安的這種願心,
     其中也有自我中心,但與自私的自我中心不同,乃是利他的菩提心。
51.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在奉獻之中成長,廣結善緣。
52.天生我材必有所用,每個人出生時,就已帶著責任和價值來到世上。
     這份「用處」,是對人類歷史負責,對全體社會盡責。
53.個人生命雖然渺小,只要發揮所能所長,克盡一己之力,
     就是扮演了人類歷史承先啟後的角色。
54.凡事心存感恩,努力當下,把自己當成是承先啟後的「輸血管」,
     一方面接受先人的養分,也把自己的養分往下傳,就是善盡生命之責。
55.做一天和尚撞一日鐘,在什麼樣的身份、職位和角色,
     就要盡心盡力、盡責盡分,便是把握當下,就是心靈環保。
56.心甘情願奉獻自己的所有、所知,利益家人、親友、乃至一切眾生,
     成為大眾所需要的人,便是一個「要人」。

◎慈悲智慧
57.人生的苦與樂,往往來自心體驗。
     若能把人生的苦樂,當成是增長慈悲心和智慧心的過程,就是大自在人。
58.心中不存得失想,便是世間無事人。
     無事不是沒事做、不做事,而是做事、任事之間,心中沒又罣礙。
59.只要常以眾人的安樂為安樂,以眾生的幸福為幸福,必然就是一個平安的人。
60.人人都可助人,真心的讚美人、鼓勵人、安慰人、給人勉勵、疏導,就是在幫助人。
61.開花結果是自然現象,開花也而不結果也是正常,這就是因緣。
62.因是主觀的條件,緣是客觀的因素;主觀的條件可以掌握,客觀的因素則要經營。
63.能有因緣的認知,便能從憂苦煩惱得到解脫。
64.事情的成功與否,雖然不去計較,而然一分努力、一份用心,都是增上緣。
65.因緣需要用心把握,假使因緣尚未成熟,不妨在等等吧!
     等待加上努力,才能在因緣成熟時好好把握。
66.「知命」與「認命」不同。
     「認命」是消極的態度,完全放棄生命的作為;
     「知命」則是認知萬事萬物有其因緣,該來的總是會來,順逆皆然。
67.若能知命,便能坦然面對人生的際遇。
68.任何狀況下,對人要尊重,對事要負責,對自己要有智慧。
69.慈悲,是對任何人不僅不去傷害他,還要去幫助他。
70.不論何時何地,不傷害人、不妨礙人,就是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71.不以自我中心的立場,而以客觀甚至超越主觀的立場來對待人、處理事,
     自己犯的錯誤就會少一些,對人也會慈悲些。
72.天底下沒有真正的壞人,只有做了錯事的人;沒有真正惡心的人,只是觀念出了差錯。
73.慈悲,是以平等、無差別、非對立的態度,來看待一切。
74.智慧,是在任何狀況下,心平氣和地把自己歸零,處理一切事。
75.問題若能解決,很好!如果不能解決或者留下後遺症,也不必罣礙,
     只要盡人事,就不必怨天尤人。
76.慈悲待人,是幫助他、寬恕他、包容他、感動他;
     智慧對事,是面對他、接受他、處理它、放下它。
77.慈悲,是怨親平等地愛一切眾生;智慧,是恰到好處地解決一切問題。
78.慈悲要有智慧同行,缺少智慧的慈悲,很可能自害害人,
     雖然存好心,卻做了錯事、害了人。
79.慈悲,並不是做爛好人、作鄉愿,而是做對人有益有利的事,
     幫助他人一起提昇心靈的品質和情操。

◎快樂幸福
80.人生處世,有人「混世」,有人「戀世」。
     混世,是渾渾噩噩度日,甚至造成世界的混亂;
     戀世,是對世間依戀不捨,執著與自己相關的一切。
81.人生處世,也有「入世」、「出世」兩種態度。
     入世,是參與世間,救濟世界,以助人為己任;
     出世,則是隱遁山林,不問世事,自顧自地修行。
82.菩薩行者,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工作:他們走入社會、關懷社會、救苦救難,
     卻不戀棧世間容華,不貪求名聞利養,這才是真正的解脫者。
83.認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如意乃意料中事,就不會覺得不自在了。
84.肯定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有「及時雨」,也有「暴風雨」,
     便不會過份期待完美了。
85.我們應該常常問自己快樂嗎?真的快樂嗎?
     快樂,並不是來自物質條件的刺激,而是內心真正的安定與平靜。
86.與人相處,口不出惡言,就是保護他人,也是保護自己。
87.與人互動,給人空間就是給自己空間。
88.做任何事,一定要抱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自己快樂,才能讓他人也快樂。
89.人如果只追求快樂,而不願意負責任,這種快樂並不持久,而往往成為心理上的負擔。
90.當我們為他人奉獻時,自己就是在成長,會有一種成就感;
     這種成長與成就感交織的喜悅,乃是欣慰的快樂。
91.以厭惡、仇恨心看世界,或讓慾望無止盡地增長,都與快樂背道而馳。
92.多一份奉獻心,少一點自私自利,就有平安,就會快樂。
93.賺錢不自私,有錢大家賺;大家有錢賺,才是最可靠的財富。
94.財富要取之有道,除了與生俱來的福報,還要加上後天的努力,並且廣結善緣。
95.財富有世間財、智慧財和功德財,若能三者兼備,一定平安、健康、快樂、幸福。
96.多做好事,多給人方便,是功德財;觀念正確,懂得化解煩惱,是智慧財。
97.世間財固然重要,
     若能把財富當成是工具,用來布施救濟、公益行善,才是真正的大富貴者。
98.幸福人生要有「三Q」:
    「IQ」學習能力、「EQ」情緒管理能力,以及「MQ」道德的品質,
     後者即幫助人、利益人、關懷人。
99.外在環境愈是不景氣,個人愈是要保持身心健康,多做些有益於人的事。
100.有奉獻心的人,就不會擔心自己不受照顧;
       有了願心,便有心力去照顧人。能夠照顧人,也就能照顧自己。
101.人的一期生命雖然短暫,卻要發無限的悲願心。
102.凡事盡心盡力,隨順因緣,緣熟事成。
103.為了眾生所做的一切事情,必能心想事成。
104.行善沒有大小之分,只要抱著一個善念,心就是平安的。
105.最好能夠發利人人利己的好願,至少要做到利己而不損人,對他人沒有傷害。
106.發願有其次第,從小處著手,從近願開始。
       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是人人可以做到,人人可發的善願。
107.說好話、做好事,少造惡業,就能改變個人的命運,也能把人類的共業扭轉過來。
108.為善要讓人知,卻不求回報。
       我們鼓勵大家都來做好事,讓好事更普及、更多響應、更長久久。

.

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3


◎慈悲行願
1.為為善惡在一念間,修修福慧於方寸中。
2.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小小善願能救世界。
3.天地有作育大德,我豈無慈悲宏願。
4.救度眾生是提起,不住著相是放下。
5.漫天紅塵心勿染,遍地荊棘杖竹行。
6.慈悲必春風化雨,智慧當日光普照。
7.悲善拔苦慈予樂,智火滅罪慧斷惑。
8.有大智慧有大願,無量福德無量壽。
9.若見心中如來藏,三界火宅化紅蓮。
10.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入慈悲門。
11.道心之中有施無畏。
12.放下萬緣時,眾生一肩挑。
13.安寧身心靈,安定家與業。
14.南山老松早已衰老,北斗壽星尚甚年輕。
15.神龍潛藏深潭大澤,猛虎高臥危崖險窟。
16.佛法無他,只有壹味,自利利人的解脫味也。
17.常念觀音菩薩,心安就有平安。
18.朝山禮拜來修行,祈福消災願易成;
     口唱耳聽心恭敬,三步一拜向前行;
     身心舒暢好感應,業消障除福慧增。
19.一钵乞食千家飯,孤僧杖竹萬里遊;隨緣應化莫擁有,緣畢放身撒兩手。
20.放下不等放棄,是為脫困,是為提起;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人間智慧
21.遇事正面解讀逆向思考,成事確立方向鍥而不捨。
22.路遇懸崖峭壁走過去,巧過人間仙境莫逗留。
23.權勢財富屬社會共享,禍福苦樂乃各人因緣。
24.誘以名利權位不動心,陷於千軍萬馬無所懼。
25.天不錯地不錯是心錯,他有理你有理我沒理。
26.莫怨孝子賢孫何其少,但問養育兒女怎麼教。
27.學問的領域重在研究,經驗的範疇則為實踐。
28.漫漫長夜無夢春宵短,茫茫苦海有船彼岸近。
29.倚般若杵碎萬千障礙,運福德斧建人間淨土。
30.駕行般若船苦海普渡,常登涅槃山心性不動。
31.河山猶在,景物遷移;日月長運,人事全非。
32.天上人間樂與苦,自心造作自身受。
33.青山綠水廣長舌,鳥語花香說妙法。
34.教育為千秋大業,賢能乃百代楷模。
35.水深千丈終見底,山高萬里海中昇。
36.雲門日日是好日,行腳步步履芳草。
37.世間本無垢與淨,祇緣自起分別心。
38.夕陽西下明天見,旭日東昇近黃昏。
39.戲外看戲忘了戲,夢中作夢不知夢。
40.雨露霜雪本無主,風雲雷電應時現。
41.危機化為轉機時,絕路走出活路人。
42.天堂地獄由心造,成佛作祖心外無。
43.驚覺執迷已近悟,知迷不悟錯中錯。
44.人生若夢誰都會說,終生作夢怎麼不醒。
45.百千計畫忙碌一生,萬緣放下前程似錦。
46.臨渴掘井緩不濟急,即時學佛即時解惑。
47.勿因有事而憂,寧為無事而喜。
48.禪法即是心法,萬法由心生滅。
49.大夢誰先覺,離夢想顛倒。
50.人上有人,山高水長。
51.走路健康鍊身,更可修行鍊心,快走驅遣妄情,慢走發慧習定。
52.月缺月圓日,若晦若明時;風雨無月夜,月亮本常明。
53.世俗境:身如玉樹臨風,心如平湖秋月。
54.修行境: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55.悟後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56.有相無相有無相,真空假空真假空。
57.交友應交直諒多聞,信佛當避怪力亂神,學法幸勿到處摸門,敬僧切忌盲從個人。

◎感恩培福
58.多福少福當培福,知恩念恩必報恩。
59.慈悲心化解怨敵,智慧心驅除煩惱。
60.恭敬心護持三寶,清淨心弘法利生。
61.感恩心體驗生活,精進心善用生命。
62.慚愧心增長福德,懺悔心消滅罪障。
63.懷恩報恩恩相續,飲水思源源不絕。
64.堅韌心易度難關,長遠心可成大事。
65.你心我心同佛心,知福惜福多培福。
66.涓滴之恩湧泉以饋,一飯之施粉身相報。
67.取水飲水以水飲人,受恩謝恩用恩謝人。
68.解開愛恨情仇心結,學習慈悲喜捨心量。
69.父母之恩重於天地,三寶之德多過恆沙。
70.知恩報恩是飲水思源,恩情糾結會相互傷害。
71.感恩是終生受用的福報,懷恨乃永世糾纏的魔障。
72.若不善用財富利益世人,便像錦衣夜行暗自驕矜。
73.布施是經營財富的價值,種福乃過手財富的原因。
74.家業百年不墜因為積福,富貴不過三代由於自私。
75.隨時服務他人,終生幸福;有力不結善緣,後悔莫及。
76.看天播種時,耘草施肥日,豐收感恩月,祈求年年好年。
77.人生所求四大美事為:求當先種福,培福,惜福;
                                             求祿當先廣結善緣;
                                             求當常保健;
                                             求先應笑面迎人。
78.以慚愧心反觀自己,時時覺得於己於人總是努力不足奉獻不夠。
79.以慚愧心觀照本身為人,做人若不自我省察檢點邪正,隨時有失足之危。
80.用感恩心看待世界事物,做人若不感恩圖報以奉獻世界,活水便會枯竭。
81.百年相守,相互尊敬感恩,相互學習所長,相互原諒缺失,相互關愛扶持。

◎積德修福
82.真誠必有應,精勤萬事成。
83.寧以勤勉補笨拙,勿仗聰明而懈怠。
84.嚴以律己不虧損,寬以待人受益多。
85.守貧望富當勤儉,處亂守安不動心。
86.菜根清香布衣暖,勤勞健康節儉富。
87.及時行樂乃浪漫,隨處修善積功德。
88.能中更有能中手,各自努力莫羨人。
89.聽諍言未必順耳,嚐苦味的是良藥。
90.枯旱祈降及時雨,隆冬願作送暖人。
91.鳳凰好棲富貴宅,白鶴喜落福壽家。
92.心中不存得失想,常作世間無事人。
93.才德兼備是賢良,有能無德害群馬。
94.知過即改不為恥,放下屠刀立成佛。
95.警惕富貴不出三代,小心權勢令人墮落。
96.自古將相多出寒門,捨己為公天下太平。
97.少些人我是非的執著,多點成人之美的言行。
98.若望常保富貴,培福要緊,富貴多從積福來。
99.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100.爭奪他人飯碗莫如自家耕田,自家無田可耕幫人耕田也好。
101.常喫謙虛恭敬恕忍寬厚的飯,多喝誠實禮讓勤勞節儉之湯。
102.一夜致富是暴富,一夕成名乃虛名,暴富暴發富難守,虛名不實名累人。
103.知音難遇正常事,勿因孤獨不理人;少煩少惱福德長,多思多慮障礙增。
104.多心防人易遭鬼,知己知彼逢貴人,富貴貧賤皆布施,自利利人利眾生。
105.人生在世,當備四得:得其所,得其福,得健康,得其時,
                                               萬千幸福在其中矣。
106.富貴未必只三代,賢哲未必生於寒門;富貴當積德,寒門須勤勉。
107.行善沒有條件。
108.珍惜生命,為自己加油。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2


◎自在人生
1. 謙下尊上,是菩薩行者的重要功課。
2. 用奉獻代替爭取,以惜福代替享福。
3. 自愛愛人,愛一切眾生;自救救人,救一切眾生。
4. 利他,是不求果報及回饋的清淨心。
5. 佔有、奉獻都是愛,但有自利和利人的差別;
    佔有是自我貪取的私愛,奉獻是無私喜捨的大愛。
6. 道理是拿來要求自己,不是用來苛求他人。
7. 要有當別人墊腳石的心量,要有成就他人的胸襟。
8. 讓人產生誤解,就是自己的不是。
9. 做事時多為別人想一想,犯錯時多對自己看一看。
10. 以禮讓對方來成就自我,以尊重對方來化解敵意,以稱讚對方來增進和諧。
11. 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放不下他人是沒有慈悲。
12. 與人相遇,一聲「我為你祝福!」就能贏得友誼,獲得平安。
13. 對人付出友誼,伸出援手,就是在散發和樂平安的光芒。
14. 少點口舌少是非,多點真誠多平安。
15. 肯定自己的優點是自信,瞭解自己的缺點是成長,善解他人的立場是尊重。
16. 要把眾生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
17. 與下屬共事,當以關懷代替責備,以勉勵代替輔導,以商量代替命令。
18. 剛強者傷人不利己,柔忍者和眾必自安。
19. 安人者必然是和眾者,服人者必然是柔忍者,因為和能合眾,柔能克剛。
20. 生命的意義在不斷的學習與奉獻之中,成就了他人,也成長了自己。
21. 有智慧作分寸的人,一定不會跟人家喋喋不休。
22. 和和氣氣與人相處,平平安安日子好過。
23. 聰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愚魯的人,不一定沒有智慧;
      智慧不等於知識,而是對人處事的態度。
24. 為他人減少煩惱是慈悲,為自己減少煩惱是智慧。
25. 不要拿自己的鞋子叫別人穿,也不要把別人的問題變成自己的問題。
26. 勤於照顧眾人的苦難是大福報,樂於處理大家的問題是大智慧。
27. 認清世間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事實,就能完成內心世界的真正平安。
28. 逢人結恩不結怨,必能和諧相處、生活愉快。
29. 一個笑容,一句好話,都是廣結善緣的大布施。
30. 只要少鬧一些無意義的情緒,便能少製造一些不必要的煩惱。
31. 奉獻是為了報恩,懺悔是為了律己。
32. 凡是盡心盡力以利益他人來成長自己的人,便是一位成功者。
33. 做人處事要「內方」而「外圓」,「內方」就是原則,「外圓」就是通達。
34. 當我們無力幫助他人,至少可以停止傷害別人。
35. 多積一點口德,少造一點口過,就是培福求福的大功德。

◎簡單生活
36. 人生要在和諧中求發展,又在努力中見其希望。
37. 少點成敗得失心,多點及時努力的精進心,成功機率自然會增加。
38. 家庭的溫暖在於互敬互愛,家庭的可貴在於互助互諒。
39. 做老闆,得失心要少一些,把誠心、信譽放在心上,便會有勝算。
40. 聽到流言,先要靜下心來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勉之。
      如果心浮氣躁,流言的殺傷力會更大。
41. 內心的苦難,增長我們的智慧;生活的苦難,增進我們的福報。
42. 對於「生命」,要充滿無限的希望;對於「死亡」,要隨時做好往生的準備。
43. 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欲望的「想要」。
44. 凡事要正面解讀,逆向思考。
45. 失敗了再努力,成功了要更努力,便是安業樂業的準則。
46. 環保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簡樸」,簡樸一點過生活,就是生活環保。
47. 成熟的人不在乎過去,聰明的人不懷疑現在,豁達的人不擔心未來。
48. 順逆兩種境遇都是增上因緣,要以平常心與感恩心相待。
49. 過去、未來、名位、職稱,都要看成與自己無關,
      但求過得積極、活得快樂,便是幸福自在的人生。
50. 學歷不代表身分,能力不代表人格,名位不代表品德,
      工作沒有貴賤,觀念及行為卻能決定一切。
51. 化解不愉快的方法,是要誠懇、主動、明快,不要猶豫、被動、等待。
52. 做世間事,沒有一樣沒有困難,只要抱著信心和耐心去做,至少可以做出一些成績。
53. 活在當下,不悔惱過去,不擔心未來。
54. 減輕壓力的好辦法,就是少存一些得失心,多用一點欣賞心。
55. 對於過去,無怨無悔;對於未來,積極準備;對於現在,步步踏實。
56. 不要光是口說感恩,必須化為報恩的行動。
57. 凡事先不要著急,找對人,用對方法,在適當的時機,即可安然過關。
58. 把自我的利害得失放下,才能有通達天地萬物的智慧。
59. 把病交給醫生,把命交給菩薩,如此一來,自己就是沒有事的健康人。
60. 人往往因為沒有認清自己,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61. 人生第一要務是學做人,那就是盡心、盡力、盡責、盡份。
62. 處理私人的事可以用「情」,處理公共事務,就必須用「理」。
63. 與其爭取不可能得到的東西,不如善自珍惜運用所擁有的。
64. 不要管過去、未來,以及所有一切的好壞,最好只管你自己的現在。
65. 若能真正放下一切,就能包容一切,擁有一切。
66. 提得起是方法、是著力的開始,放得下是為了再提起;
      進步便在提起與放下之間,級級上升。
67. 不要跟他人比高比低,只要自己盡心盡力。
68. 我們的環境從來沒有好過,也沒有那麼壞過,就看自己怎麼看待。
69. 災難之後,是往正面思考的契機,人可以由災難中得到很多教訓。
70. 只要無所貪求,無所執著,即能保有尊嚴,他人是奈何不得的。
71. 若能珍惜當下每一個因緣,每一個當下,都是獨一無二的。
72. 任何事如果把自己放進去,就有問題、有麻煩。除掉主觀的自我得失,就得解脫了。
73. 快樂,並不是來自名利的大小多少,而是來自內心的知足少欲。
74. 說話算話,用真心講實話,用好心講好話,就是立言。
75. 雖然身為平常人,責任心要擔起來,執著心應放下些。
76. 忙時不要覺得無奈,閒時不要覺得無聊,才不致隨波逐流,茫茫然不知所以。
77. 一帆風順時,不要得意忘形;一波三折時,不必灰心喪志。
78. 如果心量狹小又貪得無厭,縱然生活富裕,仍然不會快樂幸福。

◎心靈成長
79. 人生要在平淡中求進步,又在艱苦中見其光輝。
80. 人生要在安定中求富足,又在鍛鍊中見其莊嚴。
81. 擁有穩定的情緒,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基礎。
82. 心不隨境,是禪定的工夫;心不離境,是智慧的作用。
83. 以退為進、以默為辯、以奉獻他人為成就自己的最佳方法。
84.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85. 慈悲是具有理智的感情,智慧是富有彈性的理智。
86. 南北東西都很好,行住坐臥無非道;心中常抱真慚愧,懺悔報恩品最高。
87. 修行人要開誠佈公、真誠相待,不存邪念惡念,就是所謂的「直心是道場」。
88. 當煩惱現前,不要對抗,要用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來消融。
89. 踏實的體驗生命,就是禪修。
90. 擁有身心的健康,才是生命中最大的財富。
91. 呼吸即是財富,活著就有希望。
92. 心裡如果「打結」了,最好能向內觀看自己的起心動念處。
93. 被煩惱撞著了,此時最好享受自己呼吸的感覺。
94. 心中有阻礙時,眼中的世界皆不平;心中無困擾時,眼前的世界都美好。
95. 心不開朗就是苦,心境豁達就能轉苦為樂。
96. 生滅現象是世間常態,若能洞察生滅現象,便是智者。
97. 把心念轉過來,命運也就好轉過來。
98. 智慧並不只是通曉經典,而是要有轉化煩惱的巧妙方便。
99. 煩惱即菩提,並不是說沒有煩惱,而是雖然有煩惱,但是你不以它為煩惱。
100. 只要心平氣和,生活便能快樂。
101. 面對生氣,要學會「反觀自照」,照一照自己的心念,問一問為什麼要生氣?
102. 操心就有事,放心便無事。
103. 從自我肯定、自我提昇,到自我消融,是從「自我」到「無我」的三個修行階段。
104. 要重視善因的培育,不要只期待美果的享受。
105. 當你體認到自己的智慧不足時,智慧已經在無形中增長了。
106. 心要如牆壁,雖然不動,確有作用。
107. 要做無塵的反射鏡,明鑑一切物,不沾一切物。
108. 當大家都在盲目地爭奪之時,你最好選擇另外一條路走。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1


◎提昇人品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
3.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4.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5.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6.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7.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8.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9.識人識己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
10.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種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11.身心常放鬆,逢人面帶笑;放鬆能使我們身心健康,帶笑容易增進彼此友誼。
12.話到口邊想一想,講話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說,而是要惜言慎語。
13.在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的想法,
     便能轉苦為樂,便會比較自在了。
14.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15.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16.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17.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18.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19.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20.感恩能使我們成長,報恩能助我們成就。
21.感謝給我們機會,順境、逆境,皆是恩人。
22.遇到好事,要隨喜、讚歎、鼓勵,並且虛心學習。
23.少批評、多讚美,是避免造口業的好方法。
24.平常心就是最自在、最愉快的心。
25.踏實地走一步路,勝過說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語。
26.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27.多聽多看少說話,快手快腳慢用錢。
28.唯有體驗了艱苦的境遇,才會有精進奮發的心。
29.踏踏實實做人,心胸要廣大;穩穩當當做事,著眼宜深遠。
◎享受工作
30.忙而不亂,累而不疲。
31.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32.「忙」沒關係,不「煩」就好。
33.工作要趕不要急,身心要鬆不要緊。
34.應該忙中有序的趕工作,不要緊張兮兮的搶時間。
35.不要以富貴貧賤論成敗得失,只要能盡心盡力來自利利人。
36.任勞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評之中藏金玉。
37.隨遇而安,隨緣奉獻。 38.成功的三部曲是:隨順因緣、把握因緣、創造因緣。
39.見有機緣宜把握,沒有機緣要營造,機緣未熟不強求。
40.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長的經驗。
41.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關懷人。
42.以智慧時時修正偏差,以慈悲處處給人方便。
43.慈悲心愈重,智慧愈高,煩惱也就愈少。
44.面對許多的情況,只管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
     而不擔心自己的利害 得失,就不會有煩惱了。
45.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46.大鴨游出大路,小鴨游出小路,不游就沒有路。
47.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48.「精進」不等於拼命,而是努力不懈。
49.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 脫的大智慧。 50.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
51.甘願吃明虧,是仁者;受辱吃暗虧,是愚蠢。
52.壓力通常來自對身外事物過於在意,同時也過於在意他人的評斷。
53.用感恩的心、用報恩的心,來做服務的工作,便不會感到倦怠與疲累。
54.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做一切的奉獻。
 ◎平安人生
55.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服務,生活的價值是為了奉獻。
56.人生的目標,是來受報、還願、發願的。
57.人的價值,不在壽命的長短,而在貢獻的大小。
58.過去已成虛幻,未來尚是夢想,把握現在最重要。
59.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踏實於現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
60.智慧,不是知識、不是經驗、不是思辯,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態度。
61.積極人生,謙虛滿分;自我愈大,不安愈多。
62.上等人安心於道,中等人安心於事,下等人安心於名利物欲。
63.你是有那些身分的人,就應該做那些身分的事。
64.在安定和諧中、把握精彩的今天,走出新鮮的明天。
65.擔心,是多餘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動力。
66.財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井愈深,水愈多;布施的愈多,財富則愈大。
67.面對生活,要有「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68.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財富。
69.救苦救難的是菩薩,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
70.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則: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71.超越死亡三原則:不要尋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
72.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一件莊嚴的佛事。
73.每一個孩子,都是幫助父母成長的小菩薩。
74.對青少年,要關心不要擔心,要誘導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權威。
75.愛你的孩子,與其擔心,不如祝福吧!
76.夫妻是倫理的關係,不是「論理」的關係。
77.現在所得的,是過去所造的,未來所得的,是現在所做的。
78.眼光,是你的智慧;運氣,是你的福德。
79.喜愛的就想佔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煩惱就來了。
80.經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無虞匱乏的富人。
81.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身體的病痛不一定是苦。
82.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趕快以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來安心吧!
83.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擁有再多也無法滿足,就等於是窮人。
84.不要用壓抑來控制情緒,最好用觀想、用佛號、用祈禱,來化解情緒。
◎幸福人間
85.好話大家說,好事大家做,好運大家轉。
86.大家說好話,大家做好事,大家轉好運。
87.每人每天多說一句好語,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會成為一個大大的好。
88.急須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
89.我和人和,心和口和,歡歡喜喜有幸福。
90.內和外和,因和緣和,平平安安真自在。
91.自求心安就有平安,關懷他人就有幸福。
92.人品等於財富,奉獻等於積蓄。
93.奉獻即是修行,安心即是成就。
94.擁有的多,不一定讓人滿足;擁有的少,不一定讓人貧乏。
95.能不亂丟垃圾,隨時清撿垃圾,都是做的功德。
96.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97.若希望人際關係相處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納人,多包容人。
98.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99.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需要溝通,溝通不成則妥協,
     妥協不成時,你就原諒和容忍他吧。
100.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諒解大的。
101.以全心全力關懷家庭,用整體生命投入事業。
102.戒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布施、多奉獻、多與人分享。
103.包容別人時,雙方的問題就解決了。
104.學佛的人,有兩大任務:莊嚴國土,成熟眾生。
105.要做無底的垃圾桶,要學無塵的反射鏡。
106.煩惱消歸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
107.用慚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108.淨化人心,少欲知足,淨化社會,關懷他人。

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

安和豐富-2010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開示

【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開示】
安和豐富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文:方丈和尚 果東法師

「安和豐富」,是恩師 聖嚴師父生前提示,並親自書寫墨寶。
這是今年2010年,法鼓山僧俗四眾的主題功課,
也是我們法鼓山努力奉獻自己、成就大眾的方針與祝福,
更是為世界、為社會大眾的祝福與共勉。

從字面上來管窺師父浩瀚的悲智。
「安和豐富」就是人間淨土的境界,是促成人間淨土的態度和方法,
也是心靈環保的同義詞。
安和豐富包容了心法、態度、作為,乃至於具體的圓滿景象的層次。
是給大眾的祝福,是給大眾共同學習的方法,更是引導大眾一起創造幸福人間的明燈,
可以說是我們迫切需要的功課,也是我們共所期盼的整體饒益。

「安」可以從個人學習安心、安身、安家、安業的利己實踐,
            來奠定個人安分、安全和安定的生活與生命,
            並影響到整體家園、生命共同體的安邦、安居與安樂等境界。
            這是師父開示:「安己、安人、安樂眾生」的本懷,
            自然是我們每個人用以自利利人、利益大眾的明燈和方向。


「和」可以是個人實踐和敬、和喜、自在、吉祥的方法,
            來成就自我和諧、圓融與和樂的身家和心靈。
            再進而分享到整體大眾、地球生活圈的和諧、和樂與和平的共好。
            這是師父開示:「和敬、和樂、和平世界」的初衷,
            可作為我們每個人邁向利人利己、利益大眾的提醒與功課。

「豐富」並不在於擁有的「多」,而在於能奉獻的「有」。
               「豐富」不僅意味著物質條件的滿足富裕,更底醞著人心氣度的圓滿寬廣。

「豐富的人生」在於知福、惜福、培福與種福中的學習,
                              更在於感恩、感謝、感化與感動後的行動。
                            「豐富」能夠從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中發現。
                             也能從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的行動中成就。

「豐富」必須從豐富自我的慈悲與智慧做起,從豐富他人能離苦得樂獲得成就。
                 豐富是心靈的、態度的、智慧的、慈悲的全面運用和饒益。

「安和豐富」是人生極致的吉祥,是人生在不同時空身分階段的學習,
                            是心六倫的整體呈現。是心六倫的推廣目標。
「安和豐富」是心靈環保的自勉落實,是佛法的修行與實踐。
「安和豐富」是修行實踐佛法後的和喜妙境,是佛法自利利人的菩薩世界。

請讓我們在2010年,在「安和豐富」中成就我們人生當下的慈悲與智慧。
請讓我們以「安和豐富」來盡心盡力,作好整體關懷和全面教育,
來發願、還願,奉獻自我來成就大眾,
祝福我們生活的世界,成為一個「安和豐富」的幸福人間。

祝福大家,時時安和豐富。處處安和豐富。步步安和豐富。人人安和豐富。

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聖嚴法師說禪】法華轉.轉法華

【聖嚴法師說禪】法華轉.轉法華


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一個偈子裡說過:「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是不是說當你的  心是迷的,《法華經》可以幫助你;
        當你悟了以後,一切道理豁然貫通,可以為你所用?

答:「轉」是轉法輪、誦經的意思。
          一位叫法達的和尚去見六祖惠能,說他對《法華經》下了很多工夫,
          惠能告訴他,心迷時,心是隨《法華》轉的。

《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經中叫人讀誦、書寫、為他人說、如法修行。
  以《法華經》或佛教觀念來說,凡夫依據《法華經》的文字內容去念誦、實行是對的,
  可以因此悟入佛的知見。也就是說,讓《法華經》來幫助你超凡入聖。


「心悟轉法華」,開悟之後,
以所誦的經文來印證自己的內在境界,
亦即以自己體會到的佛法來闡釋《法華經》。
這並不容易;一般人如果這樣做是私心自用。
許多民間宗教,包括道教在內,
用《法華經》或其他佛經去傳道,
從鸞壇或自己的神祕經驗來解釋說明《法華經》;
換句話說,以《法華經》作為工具去附會自己的觀念或神祕經驗。
這也叫轉《法華》,但其中有問題。

以禪宗徹悟者的立場來看任何一部經典,
都會感覺這些經典的內容就像是從自己心裡流出來的,
自己心中所體驗到的就是經中所說的,也等於是釋迦牟尼佛幫自己說出來的,
自己的心目中本來就有這些東西。
在這種情況下,用自己的體驗和悟境來看《法華經》,
用《法華經》去自度度人。這叫「心悟轉法華」,非常難得。

如果尚未確認自己的佛法知見或尚未確定自己真正開悟,
第二句話這樣用是很危險的,是用一知半解或邪知邪見來解釋、運用《法華經》。
因此惠能大師說,心迷未開悟時是讓《法華經》來轉變你,
開悟之後你就能用你自己來認識、說明、肯定、宣傳《法華經》。

世間亦如此。有真知灼見的智者或自實際經驗有所體會的人,
常用古人的經典來幫助自己和他人,但他的解釋和古人有所差異。
歷來詮釋四書五經的人也往往因為時代背景不同、學問深度不同、思想境界不同、個人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說法。
可見世間的學問跟出世間法也有類似之處。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 聖嚴說禪 >>-

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禪門》

外在環境無所謂「安定」或「不安定」,
我們內心世界的感受 ,
才會對我們的情緒有決定的影嚮 ,
能大能小,自由自在。



不能因為要包容人而變成濫好人、
變成鄉愿或沒有原則的人,
對任何事都唯唯諾諾,什麼都好。
事情是要以智慧來處理的。
智慧就是包含常情與常理。
常情、常理該怎麼做,
就依照常情、常理去做。



《禪門》
摘自:法鼓文化《禪門》

禪觀的佛教

禪觀的佛教


禪,日語發音為zen,中文發音是chan,印度俗語為jhana,雅語為dhyana。
從修行禪的行為來說,可譯其義為靜慮
從禪的實體來說,可譯其義為
從修行禪的結果來說,可譯其義為功德叢林


乃中國通用的名詞,是梵語禪那的簡稱,在印度多叫做瑜珈(yoga),
禪那的語根是由思維靜慮而來,是用來統一身心的修行方法
在印度思想史上的使用法頗不一致,
佛教的密宗,即將修行的方法,稱為瑜伽;
佛教的唯識學派,也以瑜伽為名,它的意思是「相應」,
即是用數息觀等方法,把散亂的心念收攝,集中一境,專念一物,使心與正理等相應;
從佛教立場看它,它就是舍摩他(止)毗婆舍那(觀)。
佛教以外產生於印度的宗教中,即有一派被稱為瑜伽派,
然其內容及觀法的對象,顯然不同於佛教。
總之,瑜伽是人們透過靜坐修禪觀的方法,
得到三昧,顯露與自性相應,或外道之神與我相應冥合的宗教經驗及其過程,即為禪定。

佛陀出現人間的目的,是在幫助人闡發本自具足的自性或佛性。
佛陀在《雜阿含經》中對於禪觀方法的修行指導均有廣泛的說明,
這便是構成原始佛教經典的主因。


自佛教初傳中國,以迄佛教成為純中國化的事物,佛教徒們所從事的工作,
不外乎對於三藏十二部聖典的修行方法的傳譯、學習和發揮。
這些修行方法,可以歸納為「禪數」、「禪觀」、「止觀」、「念佛」等方法,
這只是針對眾生不同種類的根機,其作用都是相同的。

佛教的修行方法,是戒、定、慧三無漏學,
其重心是著重在禪定的修持法門,
受持五戒(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為修習禪定的基礎;
修行禪定的結果,便能闡發本自的智慧。
唯有智慧才能了斷煩惱,所以禪定是休止煩惱的途徑,而戒律能預防煩惱的發生。
關於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是:戒是修行的基礎,慧是修行的結果,而禪定才是修行的重心
所以天台宗的集大成者智顗大師,將修習止觀,稱為「正修行」,
在正修之前的預備工作有二十五項,稱為二十五方便。

可見,從佛教的化世功用來看,除了禪觀,就沒有佛教。


本文出處:禪修菁華集(全套七本)  〈套書系列〉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菩薩戒---戒.為.無.上.菩.提.本

菩薩戒


菩薩戒是大乘菩薩所受持的戒律,
又稱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屬於七眾戒以外的別解脫戒。
其特色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一切戒。
因此,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

一、菩薩戒的內容

菩薩戒的內容為三聚淨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
也就是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三大門的一切佛法
屬於菩薩重要的禁戒,應該謹慎持守。
 攝律儀戒:又稱自性戒、一切菩薩戒。
         是捨斷一切諸惡,含攝大小乘律儀 的止惡門。
         是七眾弟子所受的戒,
         隨其在家、出家的差異,而分別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    等戒條。
         又此戒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淨,由於惡覆,故不得顯;
         今離斷諸惡,則功成德現。
         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律儀戒能斷捨諸惡身之因

攝善法戒:又稱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薩道戒。
         為修習一切善法、圓滿菩提所修的律儀戒,
         是修善門,以修身、囗、意的善業迥向無上菩提,
         如常勤精進、供養三寶、心不放逸、行六波羅蜜等。
         一旦犯過,則要如法懺除,重新立願,發菩提心,長養一切諸善法。
         此即報身之因,以其止惡修善,故成報佛之緣。
         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善法戒是勤修善法,為身之因

饒益有情戒:又稱攝眾生戒。是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屬於生門
       《菩薩地持經》卷四列舉出十一種饒益眾生的方法,即:
         眾生所作諸饒益事,悉與為伴。
         對已病、未病及看護病者等眾生,悉與為伴。
         為諸眾生說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知恩報恩。
         見眾生有種種恐怖,悉能救護。若有喪失親屬財物諸難,能為開解,令遠離憂惱。
         見有眾生貧窮困乏,悉能給予所須之物。
         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眾。
         對眾生先語安慰,隨時往返,施給飲食,說世間善語等。
         使眾生安者,皆悉隨順;不安者,皆悉遠離。 對有實德者,讚歎歡喜。
         對有犯過行惡者,慈心呵責,折伏罰黜,使其悔改。
         以神通力示現惡道,令眾生畏厭眾惡,奉修佛法,歡喜信樂,生希有心。

二、菩薩戒的特色

菩薩戒是含攝大乘菩薩道的戒法,
菩薩道的精神就是發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
所以菩薩戒除了有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外,
更有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
以及度化眾生的饒益有情戒
這顯示了菩薩行者不僅要消極地不作惡,
                                更要積極地修一切善
乃至遍學一切法門,以度無邊眾生。
因為菩薩發心是為廣度眾生,如果不發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稱為菩薩。
因此《菩薩善戒經》說:「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惡心。」
據《梵網經》內容記載,菩薩戒雖有十重戒:
殺、盜、淫、妄語、酤酒、說四眾過、
自讚毀他、慳惜加毀、瞋心不受悔,謗三寶,以及四十八輕戒等戒相,
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為戒體
如果忘失菩提心,也就違反菩薩戒的根本精神。
所以,發菩提心是菩薩戒有別於聲聞戒的最大特色,也是我們受戒時應有的認識。

此外,菩薩戒只有受法而無捨法。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
「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
《梵網經》說:菩薩戒是佛陀成道時,一時頓制,非待緣而制:
是就理善而制,所以又稱為佛性常住戒。
也就是說,菩薩戒是眾生本自具足的。既是本具,而今求受,只是將本具的戒德加以長養薰發,故說增上,而非新得,這是菩薩戒的另一特色。


三、受持菩薩戒的功德

菩薩戒涵蓋七眾戒,超勝一切戒功德,而且是過去七佛戒法,這是菩薩戒的殊勝與尊貴處。如《梵網經》說: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都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
未來星宿劫中的千佛,仍然要受持菩薩戒才能成佛。
所以,菩薩戒是諸佛本源,是菩薩的根本,也是一切佛弟子成就佛道的根本

此外,《梵網經》記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

感得十方諸佛愍念、守護。
臨命終時正見,心生歡喜。
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
功德多聚,戒度成就。
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四、菩薩戒的求受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求受菩薩戒者,只要能解法師語,六道眾生都能得戒。
又說,受戒有三品:
上品從佛受:諸佛菩薩現在面前,
                        親自授與菩薩戒者,得真實上品戒。
中品從佛弟子受:佛滅後,
                       於千里內禮請先受菩薩戒者為戒師,
                                                                              教授我菩薩戒者,得中品戒。
下品自誓受:佛滅度後,千里內亦無法師,即在佛像前自誓受。
自誓受者,應於佛前胡跪合掌,作如是言:「我某甲,自十方佛及大地菩薩,我學一切菩薩戒法。」如是三說,得下品戒。


此外,菩薩戒與五戒同樣可以全部受持,或隨分受持。
但是,不管全部受或隨分受,重要的是,要發「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菩提心
如此才不失受大乘菩薩戒的真義。

五、結語

戒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
戒如良師,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
戒如軌道,規範我們的身心行止;
戒如城牆,幫助我們抵禦五欲六塵盜賊的侵襲;
戒如水囊,滌去我們的塵垢熱惱;
戒如明燈,照亮我們的前途光明;
戒如寶劍,斷除我們的貪心慾念;
戒如瓔珞,莊嚴我們的道德人格;
戒如船筏,度脫我們到達涅槃的彼岸。
所以,佛陀在《遺教經》中明示:
大眾應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戒﹞,持戒者,如闇遇明,貧人得寶。
戒的功德利益,不能說盡。
但是畫餅不能充飢,一切還是要自己親身實踐,才能體悟。
所以,學佛的人應該要受戒,更重要的是必須嚴持淨戒